閩南網11月22日訊 為市民家居環境空氣質量提供檢測,對家居裝修過程進行監督,為疲于買建材的客戶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裝修行業的第三方服務機構,目前充當著這樣的角色。不過,細數泉州的室內環境監測、裝修監理機構,雖然經過了近十年的發展,但是數量卻屈指可數。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現狀之下,最近泉州裝修行業的第三方服務機構開始謀劃,打算近期開始改變或轉型。
背景 充當監督者角色 作用長期被忽視
家住市區的黃女士告訴記者,本來只需要兩個月就可以完成的工期,被裝修公司拖延了近三個月才完成,而且裝修的質量也不盡如人意。
據悉,第三方監理公司主要是監督裝修工程的質量并及時反饋給業主,業主有需求還可以幫忙購買裝修建材,可以為無暇裝修或是缺乏裝修經驗的業主提供管家式的裝修服務。但是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在裝修過程中會主動考慮請第三方監理公司的業主較少。
另據記者了解,同樣作為裝修行業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室內環境監測機構,雖然這幾年因為消費者對環保問題的重視,主動找上門的客戶漸多,但是客戶量還相對有限。
現狀
市場漸有起色
但數量及規模有限
華潯品味裝飾企劃部經理楊明花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家裝公司也有配備監理人員,但是不少大的工程,客戶會另外請第三方監理機構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
家裝公司的監理與第三方監理機構的監理,顯然承擔著不同的功能。泉州峰尚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首席創意總監張鵬峰表示,家裝公司的監理不僅要對工程進行監督,還要安排整個工程的進度、銜接等事宜,可以說是在整個家裝施工過程中起到統籌的角色;而第三方監理機構主要是要保持中立客觀的立場對家裝公司提供的服務進行監督。
而家居環境監測方面,華潯品味裝飾企劃部經理楊明花告訴記者,華潯品味裝飾已經把家居檢測引進到產品配套服務中,客戶房子裝修完后,華潯會邀請權威的第三方環境檢測機構對家居進行檢測,并出示檢測報告。
雖然市場漸有起色,但是泉州第三方服務機構的數量和規模還是比較有限。截至目前,已先后有五家裝飾監理公司倒閉或者轉行,而這十年以來,總共也沒有超過十家的監理公司。
原因
市場推廣不足
消費意識有待提升
對于裝修行業第三方服務的市場空間,大部分業內人士都表示看好。泉州市科環室內環境檢測中心主任陳小軍告訴記者,目前家庭客戶數量還不足整個市場需求的5%,理論上這塊市場空間是很大的。
既然存在市場空間,那么為什么泉州第三方服務機構發展難?標典裝飾監理總經理吳長生認為,目前,第三方監理機構發展緩慢,主要問題是推廣還不夠,消費者意識不足。很多消費者是遇到問題才會想到監理,而在裝修過程中,常常都會忽視該環節,“只要消費者觀念發生轉變,第三方監理的市場空間還是很大的”。
興業工程建設負責人陳漢興總結分析道,影響第三方服務市場發展的關鍵原因主要在于,目前裝飾監理公司數量較少,大家的利潤比較薄,導致很少人去推動宣傳這個市場,所以消費者對這個行業的認知度不高。
轉變
市場環境變化
各機構謀求轉型
一邊是市場漸有起色的喜訊,另一邊是多年來“長不大”的困局,裝修行業第三方服務機構該何去何從?
一些企業考慮到擴大規模,滿足擴大的市場需求。陳小軍告訴記者,明年開始會加大力度服務家庭室內環境的檢測,將設立專門的檢測實驗室并增加人手,成立一個團隊專門服務家庭檢測,做到可以馬上進行服務響應。
另一些企業則考慮進一步提升服務。陳漢興表示,去年來,企業首創先管理、后收費。不滿意、不付費,全力保障客戶的滿意度。這樣的服務先例深受好評,今年年初,北上廣等一些裝飾監理企業的高管和負責人到興業工程建設參觀。接下來,企業會進一步提升服務,打造消費者信得過的品牌。
此外,也有企業考慮到了網絡渠道的利用。吳長生表示,考慮到目前全國的消費習慣逐漸向網絡平臺轉移,標典打算明年建立官網,該網站不僅服務于標典裝飾監理的品牌推廣,還將與家裝建材的抱團發展。(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林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