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永不止步。近年,隨著房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住居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樓盤中的園林社區設計越來越受購房者及各界所關注,這也成為樓市博弈中新的競爭點和機會點。因此,如何做好城市住宅里這一片難得的公共空間成為越來越多的房企研究和關注的焦點。洞察現代人內心真正需求,解決現代人生活痛點,一些頭部房企已經開始探索踐行。
全齡情景交互社區園林玩出新花樣
當城市的鄰里文明一次次被喚醒,人們終于開始努力突破鋼筋水泥的界限,尋求家的溫情。社區園林作為高層住宅的公共活動空間,無疑承擔起了鄰里間的情感鏈接。小朋友要嬉戲,年輕人要運動,大爺大媽要話家常。不同年齡人群的不同社交需求都將濃縮在園林社區里,除去套內空間的講究,人們開始更多的尋求對社區園林的追求。
莆田融僑碧桂園鉑玥府項目實景圖
早些年的時候,“全齡式”社區的概念就出現在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中,但隨著全齡式社區受歡迎程度的不斷上升,更多房企也開始了全齡式社區的建造與開發,并不斷下沉至三四五線城市市場中。作為全線布局一二三四五六線的龍頭房企,近年碧桂園在不斷升級其產品系的同時,也率先把這些新興理念和實踐帶到了一二線之外的城市。
碧桂園廈門區域設計師陳仁說:“‘我們做全齡社區共生配套’的主要出發點是充分考慮各種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社區生活需求。像鄰里間的聚會,年輕人的運動,小朋友的玩樂等等全都在考慮范圍。”為此在園林設計方面,碧桂園將社區園林按照不同功能需求設計成了休閑過渡區、中央景觀區、入口景觀區、休閑休憩區、全齡樂園區五大功能區。兒童游樂區、家長陪護、健康運動、長者活動、四季課堂等。“在有效的空間內,要想實現這么多功能這就對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首創者我們就是反反復復的去磨,去調整,修改。”陳仁介紹道。多功能社區的空間設計為住戶創造出擁有豐富可能性的社區共生場,不同年齡群在這里產生更多聯系,也為社區生活提供了多維體驗。
WEI 建筑設計創始人、主創建筑師魏娜對于碧桂園星系產品賦予的期待,如同情感設計所蘊含的那樣:未來的城市沒有冷漠的房子。傳統的街坊大院帶來的親切感和人情味讓人留戀,如何以追溯人的社交需求為原點,形成一個有溫度、有情感鏈接的社區,成為了地產開發商面臨的新課題,“全齡社區共生配套”理念是碧桂園給出的答案,也為更多房企建造與開發全齡情景交互社區提供了方向。
智慧社區可以“掌”握的數字生活
人類對居住環境和居住品質的追求的腳步始終不會停止。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人類就開始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捷。隨著互聯網與人工智能大潮來臨,智慧社區的概念正在從想象中逐漸走進現實,各大知名品牌房企紛紛通過互聯網思維打造符合時代需求的社會空間,智慧社區發展勢不可擋。
據了解,關于智慧社區建設,自2013年起至2018年5年間,國家層面就出臺了至少18份與智慧社區相關聯的政策文件,以引導智慧社區建設,與此同時,萬科、保利、碧桂園等不少房企均在嘗試智慧社區的打造。
以碧桂園全新產品系“云系”為例,它重新定義了萬物互聯的智慧社區生態理念,結合用戶生活場景,提供“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方案,打造全屋智能控制系統和社區云服務平臺,為居住者帶來舒適、便捷、體貼、全場景的4C云享住宅。除了智能家居系統外,“云系”還站在一個社區全局的視角上,去考慮整個社區的智慧生態問題,絕不是增加幾個門禁、幾個攝像頭那么簡單。
對于用戶來說,管家式APP則提供安全便利的智慧生活體驗。碧桂園·云棲里90后業主林婷對智慧社區充滿了期待,“現在都移動互聯時代了,任何事情手機上就能解決。如果有外地的同學朋友來找我玩,在上班也不用特意請假趕回去開門。只要通過手機上APP進行授權、提供智能門鎖的臨時密碼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此外,智慧社區在安防方面也將有很好的表現,打造AI巡檢、人員聚集監測、未戴口罩提示、煙霧監測等細致入微的功能,給業主帶來全天侯的安防服務。
智能化時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五星級的家”也有了新的定義,大家開始期待用先進的科技手段鍛造更具品質的生活。房地產企業如何抓住智慧社區風口,以居者的幸福感為出發點,將智慧科技運用到社區,為住戶帶來全新智慧生活體驗,成為下一階段提升產品品質,實施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今天的園林,生長在鋼筋混凝土城市,它比以往更迫切的需要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的表達。新時代的人居關系,對于園林社區的需求,不再僅僅局限于美麗景觀,以人為本,體面與實用內外兼修,是現代化園林社區的自我修養,也是現代人生活需求的真實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