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上旬,碧桂園福建區域黨員志愿者們帶著近千斤農產品來到福州市第二社會福利院,為院里的“小蝸牛們”送來特別“加餐”,用實際行動關愛社會特殊人群。
福州市第二福利院向碧桂園頒發榮譽證書
“我們院是福建省唯一一家以集中收養孤殘、智障特困人員為主的社會福利事業單位,收養人員年齡主要在18-65周歲。目前,這里已經收容了近200名孤殘人員。”福州市第二福利院副院長陳建文說道,收治的孤殘人員智商只有幼兒水平,有些更因患有先天性疾病而無法自理,說話、行動往往比較遲緩,所以福州市第二福利院的工作人員便親切地稱呼院內孤殘院友為“小蝸牛”。
當天,碧桂園志愿者們化身“搬運工”,將近千斤農產品分裝四輛車后,驅車一個多小時送到福利院。據悉,這批農產品是碧桂園福建區域跨越半個中國,從西部特意采購回來的。福州碧桂園貴安府項目總經理石垚嘉說:“為支持閩寧協作工作,支援西部經濟發展建設,碧桂園福建區域聯合福州碧桂園貴安府項目,向寧夏采購了一批當地特色農產品,包括五谷雜糧粥、亞麻籽油、寧夏枸杞等。現在我們把這批農產品送到需要它們的地方,我們也很開心,既能助農,又能為關愛社會特殊人群獻上綿薄之力。”
在得知院內大多是女性工作者后,碧桂園志愿者們更主動幫忙將物資搬運到食堂倉庫,并細心地規整好。一趟趟的搬運下來,大家的衣服漸漸地被汗水濕透,看著志愿者們大汗淋漓的樣子,陳院長不住地感謝:“你們不僅送來這么多營養豐富的食品給我們的“小蝸牛”加餐,還幫忙搬運規整,實在太感謝你們了。”
在福利院的廣場上,不少“小蝸牛”正在打羽毛球,雖然技術欠佳,但卻樂此不疲地奔跑跳動著。看到碧桂園的志愿者,他們都會禮貌地打招呼,熱情地邀請大家跟他們一起玩耍。福利院康教社工部主任林舒老師說:“雖然他們身患殘疾,但我們希望他們能夠擁有跟常人一樣的快樂,所以除了照顧好他們的飲食起居外,福利院還開設了體育課、藝術課、廚藝課等,日常也會組織大家打羽毛球、畫畫,來豐富課余生活。”
“這畫得比我好多了”、“這都能出師啦。”碧桂園志愿者們看到小蝸牛們親手畫的一幅幅色彩鮮艷的畫作不住地感嘆道。林舒老師也自豪地說:“不久前,我們院在福州市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主辦‘蝸的展—福利院孤殘院友優秀作品展覽’。展示了很多“小蝸牛”的藝術作品,包含畫作、手工作品等等,不僅讓“小蝸牛”們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而且改變了很多人對孤殘人士的傳統認知,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蝸的展”吸引了許多前來參觀的人駐足觀看
福州市第二福利院的老師們不僅想方設法豐富“小蝸牛”們的日常生活,還大膽創新,創造機會讓他們也能如常人般靠勞動創造價值,實現自我。福利院里面,有一家名叫“幸福咖啡吧”的奶茶店。大大的遮陽傘下,擺放著藤椅和桌子,四周遍布綠植,陽光透過傘間縫隙,留下斑駁光影。陳建文院長介紹道,這一處悠閑靜謐的小空間是院里幾個“小蝸牛”在老師的傳教下獨立開辦的奶茶店,是他們的“創業項目”之一,從場地布置到飲品制作都是自己慢慢學習到現在已經能夠成功獨立經營。
聽完陳院長的介紹后,福州碧桂園貴安府項目總經理石垚嘉便自掏腰包購買了幾十杯奶茶,讓大家一起嘗嘗“小蝸牛”們的手藝,大家紛紛感嘆味道一點不輸外面的奶茶店。“除了奶茶店,福利院還提供了洗車店等創業項目,引進專業洗車工具,手把手教“小蝸牛”們洗車流程,讓他們掌握技能,現在他們洗得可干凈了!”陳院長自豪地說道。
小蝸牛燕子把新鮮出爐的奶茶遞給石垚嘉
制作手工作品也是“小蝸牛”們的“工作”之一,手工教室內擺放著各色各樣的珠串、鉆石畫、情景盆栽、手繪漆畫等手工作品。據陳院長介紹:“這些作品全是‘小蝸牛’們在老師的帶教下自己完成的,擺在架上的每件成品,我們都會標注制作人、完成時長、價格。購買的錢會直接進入政府監管賬戶,除了部分用來繼續購買原材料外,還會按一定比例獎勵給制作人,鼓勵他們繼續動手創造。”
“這是我..的…手機,可以打…電話,我自己…買的。”小明身患多重殘疾,言語不清的他拿著自己手機開心地告訴大家。陳建文院長笑著道:“他們靠自己的勞動所得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希望除了政府補貼之外,還能引導他們探尋世界、激發潛力、實現自我價值。”
精致的手工作品,讓碧桂園志愿者們愛不釋手,紛紛搶著購買。“你看這個紙巾盒編得又好看又實用,‘小蝸牛’們真的太厲害了,很開心能用這種方式獻出自己一份愛心,他們的樂觀與自強不息也很值得我們敬佩。”碧桂園志愿者江小娟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