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沉寂與觀望后,樓市終于迎來了黎明前的微光。
除了政策利好頻頻入耳,土拍市場也出現微妙變化。
據中銀證券研究部統計,截至8月15日,今年19城第二輪集中土拍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聚焦到閩南樓市,近期泉州土地市場兩大信號引起廣泛關注:一是晉江土拍出現久違的“觸頂成交”;二是“穩健派”房企龍湖頻繁現身土拍現場并積極舉牌。
風起于青萍之末,兩大信號疊加,市場預期似乎正在扭轉。尤其以穩健著稱的龍湖,開始活躍在土地市場,這是否意味著行業出現“春江水暖”的先兆?
壹|
頻現土拍市場引熱議
龍湖何以備受關注?
近兩年,樓市盛夏的狂歡已經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寒流席卷下的行業大洗牌。
縱觀土拍市場,幾乎成了大型躺平現場。往年決戰群雄、揮斥重金的民企巨頭,幾乎都已經銷聲匿跡。而在“國家隊”領跑的市場中,龍湖是少數能在行業調整期中逆勢建倉的民營房企。
據統計,今年1-7月,龍湖累計新獲取土地20宗,權益土地價158億元。而伴隨政策持續松綁,近期閩南龍湖頻頻在泉州土拍市場亮相,并積極舉牌,這也向市場釋放出三大信號:
1、龍湖依然穩健前行,正積極尋求更多拿地機會;
2、側面反映出下半年是不錯的時機,龍湖對行業依然充滿信心,并為后市復蘇做充足準備;
3、對于閩南市場,龍湖始終看好,將繼續深耕。
長期以來,自帶話題熱度的龍湖,一舉一動備受關注。近期,龍湖活躍在包括閩南在內的全國多地土拍現場,也向外界傳遞了信心:在不少人看來,龍湖的訴求不僅是“補倉”,也是為了提前抓住回暖窗口期。
地產圈群雄列陣,仍有一些千億巨頭占據頭排,為何龍湖一直被視為借鑒的對象?
一方面,地產下行周期,樓市賽道大分化,有的在爆雷,有的在爆發,龍湖則是后者中的佼佼者:
不僅三條紅線早早穩居綠檔、保持“零踩線”,而且業績始終保持穩定增長。當行業風聲鶴唳之際,龍湖卻再度榮登《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連續12年上榜。同時連續兩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排名躍升至412位。
高度的穩健性,讓龍湖練就穿越周期的能力,也讓其實力備受外界認可。
另一方面,在拿地策略上,龍湖從不涉險馳行,而是精準布局高能級城市,是行業TOP10進入城市數量最少的房企,卻在業績、產品、服務、口碑各方面領跑。
也正因如此,龍湖入駐的城市與板塊,往往被視為前景更好,含金量更足,安全性更高。
就像一支球隊離不開超級巨星的加持,龍湖之于一座城市、一個核心板塊,也是這樣的存在。
一言以蔽之,在不確定的年代,每一步皆穩健而行的龍湖,更有底氣迎接行業新變化。
貳|
半年“成績單”發布!
龍湖依然穩步前行!
在近日發布的半年報上,龍湖現階段的實力有了更直接的顯現。
龍湖半年“成績單”有多亮眼?幾組數據讓你秒懂。
·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額948億元,同漲56.4%;其中,經營性業務收入首次突破百億,達110.4億元,同比增長26%,3年復合增長率達36%。
·實現毛利201.5億元,同比增長20.1%;核心權益后凈利潤66億元,同比增長6%。
·33城地產銷售排名前十,其中,6城摘得銷售金額榜桂冠,15個城市進入市場前五。
·平均融資成本下降至3.99%,再創新低;連續6年保持“零踩線”綠檔,是中國唯一獲得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全“投資級”的民營房企。
除了亮眼的業績,龍湖還持續聚焦“保交樓、穩民生”工作。今年上半年,龍湖集團如期交付76個項目,超30%項目實現提前一個月以上交付。
具體到閩南市場也不乏實例:
福州龍湖天璞8月啟動交房,比原定交付時間(2022年12月)提早120天。提前“交卷”的同時,交付標準也很硬核:從耗資百萬的風雨連廊,到從安徽、浙江精挑細選的太湖石,再到時下最新標準的電子脈沖圍欄……各方面都實現超預期兌現。
△龍湖天璞實景圖
廈門首開龍湖·璟宸府原定交房時間2023年1月,但項目在7月就實現了A3地塊交付。而且早在交付前半年,龍湖即針對戶內和公區開展一輪又一輪的分戶查驗、實測實量。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讓項目在交付時贏得“實景不輸效果圖”的贊嘆,收獲近300戶超1000位業主好評。
△首開龍湖·璟宸府實景圖
值得一提的是,據中國房地產報統計,至8月26日已經公布半年度業績的上市房企中,利潤微薄或虧損房企占比超8成。龍湖不僅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還是房企凈利潤榜單TOP10中僅有的不來自于“國家隊”的企業。
樓市滄海橫流,強者乘風破浪。龍湖這份半年報發布后,不知羨煞多少同行。
但把時間拉回到幾年前,市場烈火烹油,浪高潮猛時,穩健經營的龍湖卻被一些人貼上“保守”的標簽。
直到本輪調控后,“高杠桿”支撐下的一系列問題如礁石出水頻頻暴露:負債高企、斷臂求生……連被認為“不會有事”的國企也遭遇暴雷時,龍湖反而迎來了有質量的增長。
未來幾年,什么樣的房企才能活得好?龍湖并非個例,卻已經給出了答案。
事實上,包括龍湖、濱江、旭輝、萬科等依然穩健前行的行業巨頭,都有共同特征——更講究經營管理、布局策略和運營能力,并以此建立起深厚護城河,這無關企業性質,只關系企業自身品質。
換句話講,房地產不再是一場“快周轉”資本游戲,過去盛行的機會主義模式不再適用。對于開發商的評價體系,不是簡單粗暴的國企民企“二分法”,也不再以規模論英雄,房企的經營管理能力,才是決定能否“活下來”,穿越周期的關鍵。
一言以蔽之,行業金融紅利見頂,接下來是管理紅利時代,精益運營已成為房企“必修課”。
由此反觀龍湖,持續增收增利的背后,正是得益于運營管理上的細水長流。這也造就了如今的龍湖:早不再是當初那個住宅開發商,更是針對城市多維空間,提供高品質產品及服務的發展商——
通過天街的消費空間服務,讓消費者過的更好;通過冠寓空間服務,讓初入城市的年輕人過的更好;通過高品質住宅項目,讓業主住的更好;通過TOD的城市空間服務,讓城市運營更加高效……
△廈門冠寓實景圖
在“一個龍湖”生態體系和“空間即服務”戰略下,一站式、全周期、全業態、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正在不同空間,為龐大的客戶群體提供服務,并突破物理與時間、空間的界限,實現相互之間的高效協同。
空間無界,服務亦無界,踐行“善待你一生”的承諾,這或許才是龍湖收獲市場掌聲的最堅實基礎。
叁|
行業“藍海”之爭,龍湖搶占先機
TOD“必答題”且看這份答卷
無論市場如何起伏,龍湖一直按自己的節奏走。
經過這次周期的穿越,讓很多人真正理解:龍湖還是那個龍湖,始終穩健。
但沿著龍湖一路走來的腳印,你又會發現龍湖其實一直“在不變中尋求變化”——
以前提起龍湖,首先想到的是讓人驚艷的“五維景觀”、逛吃玩樂的“龍湖天街”。
去年提起龍湖,腦海彈出的第一條彈幕就是“綠檔房企、安全穩健”。
而如今提起龍湖,已不再局限于“開發商”的身份。
未來,龍湖會成長為什么樣?
在剛剛落幕的半年業績會上,龍湖提出了關于“智慧營造”的品牌新主張——龍湖龍智造。即以“智造未來城市”為理念,為城市營造提供全業態全周期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據了解,該業務將以龍湖在TOD方面、及數字科技多年沉淀下來的實踐經驗為基石展開。
不得不感嘆,龍湖在各大賽道,遍插旌旗、鼓角相聞,卻又協同發展、環環相扣。比如本次提出的龍湖龍智造,就離不開龍湖在TOD上的探索與積淀。眼下,TOD已是城市“必答題”,也被視為行業“藍海”,而龍湖正是這方面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早在2003年重慶北城天街項目起,龍湖就開始探路TOD模式。經過近20年布局,從模式初成到全國樣本,龍湖已在全國約28城打造約80余個TOD項目。
△龍湖TOD經典項目
具體到廈門,龍湖同樣是TOD先行者。據2022年城市TOD發展顯示,廈門TOD潛力指數位列全國第四。
而龍湖則下了一步“先手棋”,在翔安打造超級TOD綜合體——時代上城,自帶70萬方商業綜合體+首層6萬㎡商業街區,地鐵3號線一站五緣灣,填補島外超級商業的空白,終結廈門跨島消費時代。至此,TOD理念開始為廈門人所熟知,廈門也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TOD標桿。
△時代上城實景圖
成熟的打造經驗背后,是龍湖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全鏈條實力。也正因如此,2020年,龍湖參編了中國首個TOD標準——《城市軌道TOD綜合開發項目通用技術規范》及《城市軌道TOD綜合開發項目評價標準》,是唯一參與編制的開發企業。
地產大V劉德科最近曾表示:龍湖TOD的奧秘,就是資產價值的奧秘,就是城市活力的奧秘。
那么,龍湖又是如何玩轉TOD的?
劉德科團隊與龍湖集團共同出品的《空間算法:龍湖TOD能力報告》,以政府、企業、空間、場景這四個維度為思考基點,進行了詳細界定:
·政企共謀:制度協同能力、底盤改造能力
·空間底盤:垂直空間思維、邊界消融思維、步行友好思維
·場景內容:商業運營能力、產業孵化能力、城市服務能力
·企業戰略:網格化布局、全品類經驗
這四個維度、十項能力彼此交織、相互賦能,構成了龍湖TOD能力的邏輯底盤,賦能龍湖的TOD項目開發并持續創新迭代。
可以說業內公認“很難做”的TOD項目,被龍湖玩成了穿越周期的利器。
眼下,不論是全國層面的房貸利率下降,還是廈門本地的房貸新政,從中央到地方可謂利好政策頻出,讓包括龍湖在內的一些優質房企,對后市擁有了更多信心。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在業績會上表示,“半年業績發布了,大家可能對龍湖看得更清楚了,應該說行業的底部也已經逐漸顯現出來了。”龍湖集團執行董事陳序平也對行情做出了判斷:今年將是低開-觸底-向好的態勢。
伴隨著市場筑底修復,政策暖意漸濃,龍湖在閩南會否將投資目光重回廈門,進一步落子深耕?相信這個問題的答案,值得所有廈門樓市入局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