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放假了,今年我又學會了幾樣新菜,回去就可以做給爸媽吃了……”在鄭國鵬剛?cè)胱x龍林中心小學的時候,學校就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每周三下午,鄭國鵬都會與其他同學相聚學校的各大活動實踐室,而烹飪是他最喜歡的實踐。五年的時間,鄭國鵬也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轉(zhuǎn)變成了勞動小能手。
與鄭國鵬一樣,龍林中心小學學生都有一項技能傍身。家政制作小組的同學們做的三明治、涼拌菜、糖醋排骨、蒸魚等色香味俱全;手工組的成員們則變廢為寶,精美的葉脈書簽、俏皮的蛋殼作畫,在他們的巧手之下“誕生”了;學校獨創(chuàng)的課程資源“吸管掛飾DIY”制作方法簡便,深受孩子們的歡迎……
“綜合實踐活動越豐富,學生就越有興趣去學習。每周我們都會努力想各種主題活動,讓學生們學習到更多的勞動技能。”龍林中心小學校長陳聰慧告訴記者,課程是他們推廣勞動教育的主陣地,學校不僅開發(fā)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還在實踐中把勞動教育與各門學科有機整合。此外,陳聰慧還提到,學校開發(fā)的校本課程中也有多個項目與勞動教育有直接關(guān)系,鞋藝編制、剪紙、彩泥手工、科技制作,以及富有民間特色的“架織”都備受學生青睞。其中,學校還特聘了洋埭村里懂得“架織”的阿姨來支援教學,讓孩子們得到最好的學習。
龍林中心小學一直高度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fā)與落實,著力于學生勞動技能的提升,充分挖掘社區(qū)資源。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學校的“名片”之一——鞋文化。學校先后開發(fā)了兩版《鞋文化》特色課程教材,在每個主題單元中均設(shè)有勞動教育的模塊。如:自我服務(wù)勞動中,讓孩子們學會多種系鞋帶的方法,學會不同種類鞋子的清洗方法等;家政服務(wù)勞動單元中,培養(yǎng)學生整理自己家里的鞋柜,認識了解各種各樣的鞋子;工業(yè)體驗勞動單元中,學校與多家企業(yè)簽訂協(xié)議,定期組織學生到鞋廠中去體驗勞動,讓工廠成為學生勞動實踐的另一個空間;創(chuàng)造性勞動單元中,學校則會組織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鞋子,并進行模特表演……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與勞動教育息息相關(guān),孩子們既充分認識到了勞動的價值,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也享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2012年龍林中心小學被泉州市教育局確定為首批泉州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究基地校,學校更加不遺余力地開展勞動教育。“學以致用,我們教會學生學會了這項生活技能,就是想讓他們在生活學習中充分運用。在學校做得很好,回到家同樣也要將技能發(fā)揮到極致。”陳聰慧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