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7日訊 當2012年進入尾聲,“寒冬”一詞無疑成為今年家居業的熱詞??梢哉f,受市場環境的影響,今年家裝市場整體形勢并不容樂觀。
年終歲末,就在這業內人士普遍對明年市場不看好之際,三星裝飾泉州分公司總經理張小林欣然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張小林向記者坦言,雖然淡市里甚至連許多一線品牌公司都舉步維艱,但三星仍收獲頗豐。在行業競爭激烈的泉州市場上站穩腳跟之后,今年三星裝飾不僅在業績上取得前所未有的喜人成績,“良心工程”的推廣更是深入人心,在業界及消費者心中皆樹起良好的口碑。
記者:聽說有業主描述你為“上半身像老板,下半身像工人”,作為一家企業總經理,你介意嗎?這一說法又從何而來呢?
張小林:那是有一次我在工地碰到一個業主,他見我身穿西裝,皮鞋上卻沾滿灰,誤以為我是工人,后來便開玩笑說我“上半身像老板,下半身像工人”。平時每個工地我都會下去查看,所以邂逅業主的機會也就高了。但不管業主在不在現場,發現問題我都會及時解決。說實話下工地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的肯定累,但不親自去看,總是覺得不放心。
下工地的時候,我會把平時在辦公室沒考慮到的問題考慮清楚。施工材料是否環保,我都會做重要的質量把關,可用可不用的材料堅決不用,對于該拆的地方就得拆,毫不留情。業主只要有看不滿意的質量問題,先砸,再投訴,所有的單我來買,主材我來賠。
記者:對于三星來說,什么是成功的關鍵?
張小林:毫無疑問,工地形象和工地質量是三星裝飾的一塊金字招牌,這也是我們長期以來堅持“形象工程”的動力。“良心工程”就是要用良心做好每一單。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工程,也是一樣的道理!試想,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滿意,把工地交付給業主,業主能滿意嗎?所以,不僅我本人要下工地檢查工程質量,三星各分公司的“一把手”也都要親自督陣,力抓工程質量,為業主裝修保駕護航。發現工地上有問題,便會在第二天的早會上提出來整改。每天早上7點工程部開早會,都會通告前一天工地的檢查情況。除了例行檢查外,我們還會進行突擊檢查外,受檢工地的負責經理隨行下工地時,都要求關機,避免通風報信。
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家裝公司都在努力拓寬招攬客戶的渠道,當然我們也不例外。但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挖掘新客戶,而應是做好每一個老客戶,做好每一單。曾經我們就有過服務好一位業主,隨后帶來了12名新客戶,這便是最好的例子。通過多年努力,泉州市場的“回頭客”效應也引起了三星裝飾廣州總部的重視。自從2010年我們打造良心工程以來,業績成倍增長,其中回頭客占到了40%之多。
記者:對于明年市場你有什么看法?準備如何應戰?
張小林:大部分人并不看好明年市場,但我的心態還是挺樂觀的。原因有二,首先是明年的交房量多,市場“剛性”需求大量存在。其次,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只要服務好每一個客戶,對客戶和社會抱以百分之百的責任心,企業口碑上來了,回頭客戶自然就會源源不斷。
至于應對之策,目前雖然還未開始全面細致的籌劃,但有幾點三星將會堅持不懈地做下去。首先是延續今年的做法,努力再造“良心工程”,其次三星還將在設計、工藝、材料等方面實行全面的升級換代,使設計更人性化,施工更精湛,材料更生態環保。比如在設計團隊方面,三星在不斷邀請資深設計師加盟的同時,也會創造更多的機會讓設計師走出去,到外地參觀學習,不斷提升設計水平。
人物名片
張小林,1972年生,1987年進入郵電系統工作,1992年即成為全國最年輕的郵電支局局長。1998年郵電分營后醞釀下海,并于2000年加入廣州三星裝飾設計藝術中心,從一名普通的監理做起。
2005年,張小林在廣州番禺開設了個人的第一家分公司,由于業績喜人,2006年年初,他被評為三星裝飾集團全國十佳經理人。同年4月,張小林進入泉州市場,到目前已有17家分公司,僅福建就有9家。
記者手記
對于“工地形象”一詞,廣大業主或許并不陌生。本報從2009年的“記者逛工地”、2010年的“低碳工地”評選,到今年淡市之下不少裝飾企業再次紛紛喊起“文明工地形象”的口號,可見在波濤洶涌的市場浪潮中,把好工程質量關已成業內共識。但平心而論,能堅持每個工地親自檢查且頻率不低于15次的老總,確實不多。而三星裝飾敢于喊出“工地哪家好,請到三星走一走”這樣的口號,也著實需要一份魄力和自信。
回顧2006年4月,張小林來到泉州開設三星裝飾泉州分公司,當時泉州家裝市場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作為一家新公司,張小林早已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別人花兩年做口碑,我準備花4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樹立企業的口碑和形象”。而如今,他做到了。有了多年的經驗和口碑做保障,面對即將到來的新一輪爭奪戰,眼前的張小林更是顯得胸有成竹,泰然自若。(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謝楊 見習記者 徐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