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兆禧、彭蕾兩人先后轉型為馬云手下的新角色——守城者與攻城者
鳳凰科技訊3月12日消息,陸兆禧、彭蕾,一個以“救火隊長”著稱,一個以“女二號”聞名,在阿里集團任命的背后,陸彭兩人先后轉型為馬云手下的新角色——守城者與攻城者。
3月7日,阿里任命彭蕾出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CEO,負責阿里系所有為小微企業和消費者服務的金融業務。
3月11日下午,阿里宣布集團首席數據官陸兆禧將接替馬云任CEO一職,2013年5月10日起執行。
新任命落定后,陸兆禧的職責側重于內,在平臺、在數據、在守業;彭蕾的職責側重于外,在金融、在突破、在攻城。
一守一攻,馬云的“太極”打得很妙。
接任而已交接本身的意義并不大
阿里任命陸兆禧為CEO的消息一出,各種分析為何是陸的文章層出不窮,把接任的意義拔高到了一個“新高度”。
其實,此次任命更多的是CEO職位的接替,馬云老陸的交接意義本身并不大。
馬云作為阿里董事局主席兼CEO,其后面“兼職”的那一項本身就沒太大的價值。早在兩年多前,阿里巴巴似乎就一直處在沒有CEO的狀態,馬云并不太參與日常管理,各業務線內強將不少,也都能“各自為營”。
“阿里巴巴的CEO一職并不是很重要,甚至是可有可無,馬云在過去兩年里就已經驗證了這一點”,在互聯網評論人洪波的眼里,馬云更像是一個“總設計師”的角色,而阿里CEO則是一個“召集者”。
盡管CEO職位進行了“交接”,但馬云仍然是阿里的操盤手,只是將自己從日常管理中抽身出來,而陸兆禧的接任并不是接班,也不是交接,完成的只是個儀式罷了。
陸兆禧是一個過渡,但并不是最終選擇。
雙CEO架構?阿里金融是誰的還不好說
幾日前,彭蕾出任了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CEO,而陸兆禧的最新任命似乎使得阿里架構的變革最終塵埃落定——一個董事局主席+兩個CEO。
然而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到底是誰的,目前來看還不好說,隸屬阿里集團則架構一說成立,若是合資公司,則另當別論。
現在的架構并不僅僅是一個董事局兩個+兩個CEO這么簡單。阿里金融目前的股權資金情況并不明晰,是合資公司還是內資公司?私有化后的支付寶是否為主體?是隸屬關系還是獨立關系?如果涉及到阿里金融部分業務剝離則需要經過董事會同意,還要看雅虎和軟銀的態度。
雖然阿里方面曾公開表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仍在籌辦中,其是否涉及到支付寶與阿里金融股權變動尚未有進一步的細節可披露,但從彭蕾任命的官方郵件中還是可以看出其謹慎的態度。
因此,雙CEO架構是否成立還不好妄下定論。
攻城者的角色更重要?
在很多業內人看來,阿里金融CEO角色的重要性并不亞于集團CEO,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互聯網評論人洪波表示,“阿里金融業務受到的關注更大,其想象空間和影響力也更大”。
他認為網絡金融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以技術、數據驅動金融的模式是方向,當然風險也很大,如政策的限制。
而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則直指阿里金融的重要性不可比擬,“網絡金融是新興業務,前景很大,好多巨頭還沒有意識到這一層,因此機會也更大。阿里金融是阿里業務的核心,是馬云寄予厚望的一塊兒?!?/P>
在眾人眼里,陸兆禧的角色是一個守城者,其更多的是執行、協調,而數據戰略起到的也是基建和紐帶的作用;彭蕾扮演的則是攻城者的角色,是進攻、開拓,金融戰略是未來發展的核心,是需要開疆辟土的新領域。
阿里主營業務穩健增長是陸兆禧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新“城池”的奪取則依賴彭蕾。
機會大、挑戰大對于決策者能力的要求也就更高,因此攻城者似乎顯得更為重要。不過“攘外還需安內”呢,守城者看似平平,卻仍承擔著“安內”的重任。
可見,左右搏擊、攻守結合,阿里的打法很有“道”。(作者 韓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