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3日訊 核心提示 近期,在晉江電商行業,一場電商商家與快遞的紛爭鬧得沸沸揚揚。國慶節之后,晉江多家快遞公司都提高了網購運費,引發晉江電商行業震動,甚至有300多家電商商家組建微信群,商量如何與快遞談判。
快遞漲價,電商商家影響不小
為何漲價?多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遞業負責人告訴海都記者,近兩年,快遞業進入“搶票價格戰”,有些快遞公司甚至虧本運營,再不提價已經無法生存。此次漲價也只是恢復到正常水平。
【事件】 多家快遞提價 包括“四通一達”
記者目前掌握的情況是,包括圓通、中通等多家大型快遞公司都已不同程度提價,提價幅度在每單0.5元到數元不等。
以晉江中通的網購價格表為例,記者對比了該公司5月21日和10月1日起執行的價格,首重(1.3kg)晉江發往福建省內、江蘇、浙江、上海、廣東、安徽等地每單上浮0.5元,發往云南、貴州、海南、廣西、河南等地每單上浮2元,發往東北每單上浮4元,發往新疆、西藏每單上浮2元,發往甘肅、內蒙、青海、寧夏上浮7元,續重則上浮了1~2元。
來自多名電商的說法,晉江大部分快遞商家都在國慶前發出提價通知。晉江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余顯發告訴記者,據目前掌握的情況,提價快遞商包括“四通一達”(即申通、圓通、中通、百世匯通、韻達)。
而據記者了解,部分中小型快遞商也緊隨其后跟著漲價。
【影響】 商家組建微信群 希望抱團與快遞談判
電商商家表示,國慶節后,快遞公司都已開始執行新價格。實際上,因為目前電商平臺的經營并不容易,所以快遞漲價,商家也只能自己消化,很難轉化給消費者。而快遞漲價幅度,對于包裹量較大的商家,增加的成本不小。
晉江一家中型運動鞋電商經營者蔡曉(化名)告訴記者,從10月1日到10月9日,他已經累計發貨10多萬票,按照每票只增加0.5元來計算,也額外增加了五六萬元的開銷。“如果這筆錢直接補給團隊,效果一定更好,但是卻被快遞吃掉了。”蔡曉說,他現在也在觀望,希望能夠盡快有個答案。
有些商家可就耐不住了。據記者了解,由于目前提價的為晉江,而泉州市區的快遞并未提價,所以有些電商商家把快遞單轉移到了泉州市區。但是,蔡曉認為,對于大商家而言,他們還是不愿意輕易更換快遞,因為從公司對賬、配合來說,更換快遞會造成很多麻煩,還需要一定的磨合期。
不少商家也開始組建微信群商討此事。記者獲悉,目前,對快遞漲價不滿的商家,已組建了一個300多人的微信群,希望通過抱團與快遞商家談判。但是截至記者發稿,雙方并未正式有過接觸。
【疑問】 為何在雙11前漲價?為何僅晉江漲價?
“現在大家都忙著為雙11做準備,快遞這么一漲,對我們的壓力很大。”晉江一家潮鞋電商負責人林琳(化名)告訴記者,現在大家質疑最大的,就是為何選擇在雙11之前漲價,為何整個泉州地區只有晉江漲價。近期,他們也向各自對接的快遞商表達了不滿。畢竟電商和快遞業是共生共榮的,任何一方受損都不好,希望快遞商能夠坐下來談判。
實際上,國慶節之前,晉江市幾乎所有電商商家都收到了快遞公司的提價通知。此外,晉江幾家快遞公司曾對商家介紹,泉州其他地區的快遞業將在10月9日左右提價。但是,到目前為止,泉州地區也沒有傳出快遞漲價的消息。
“這次晉江快遞提價算是正常現象,并沒有出現異常提價,而更多的是恢復到正常價格。”泉州市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龔曉嬰說,目前網購快遞單價如果能夠恢復到去年的水平,每單4.5~5元,并不算漲得離譜。此前,快遞業打價格戰,而這次算是正常的市場調價。實際上,因為行業內的競爭,廈門、莆田等地的快遞單價已經高過泉州。
龔曉嬰透露,晉江這次提價絕非單一現象,去年南安的快遞業已經提價過一次,他們還專門進行了調研,原因也是價格太低難以支撐運營。而石獅前年也提過一次價。為了避免亂降價、行業自律,石獅還成立了快遞行業同業公會,快遞公司各出一筆錢,只要誰亂降價,就從這筆錢里扣。他建議,從行業的健康發展上來說,快遞業不要相互壓價,而應該從提高服務上做文章。
【背景】 長期價格戰 致大多快遞經營虧損
長期的價格戰,致使大部分快遞企業處于不賺錢或虧損狀態。
龔曉嬰告訴記者,泉州的快遞量在福建省內也是大戶。目前,有15家快遞公司的福建省總部都分布在泉州的晉江、石獅等地,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去年每票還能保證在5元左右,今年連4元都有人接,根本是不賺錢還虧錢。”晉江一家快遞企業負責人陳亮(化名)無奈地說,晉江的快遞幾乎都是加盟商,總部下發的指令就是“量”,所以大家為了搶票,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打起了價格戰,根本不怎么考慮利潤。運營好的快遞商還能保證生存,有些今年已虧了100多萬元。
晉江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晉江快遞業同質化競爭,導致企業低價運行。目前,晉江轄區有近20個快遞品牌、近300個末端網點。由于同質化競爭,為搶占市場規模,大部分快遞企業打“價格戰”,導致惡性競爭,但也有如順豐速運公司不以低價競爭而是以提升服務質量贏得市場份額。
根據測算,快遞費一般由面單費、派費、中轉費用等三部分組成,成本約為3.6元,加上企業用工、用地、車輛耗損等各類費用,要維持企業正常運作,按現實成本計算,快遞首重成本約為4.5元。為搶占市場份額,快遞企業電商件資費起步價普遍在3.5元到4元,屬低于成本經營,大部分企業處于虧損狀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無以為繼。目前,快遞企業對電商企業的依賴性較強,除順豐外,大部分品牌快遞企業的電商件占總業務量的80%以上。
【出路】 快遞處洗牌期 部門已介入了解
晉江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解釋,快遞是一個競爭性的行業,快遞的價格是屬于市場定價,而不是政府來定價。快遞低價競爭屬于非正常現象,但這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經過程。當前快遞市場正處于優勝劣汰,重新“洗牌”的階段,只以低價競爭而忽視服務質量的快遞品牌,在不久的將來將會被淘汰。
該負責人認為,作為郵政管理部門,不希望快遞業因為低價惡性競爭擾亂市場秩序,也不希望定價太高,損壞百姓或當地企業的利益。同時,將積極為電商和快遞企業“牽線搭橋”,促進雙方在快遞資費等方面達成共識,形成同頻共振,推動快遞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余顯發告訴記者,目前,晉江市商務局、晉江電商協會已介入了解,并針對相關情況向晉江市政府遞交了報告,希望能在政府層面進行協調。(海都記者 林淑芳 謝向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