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國際級大廚做出的菜肴是什么樣的嗎?知道臺灣的特色小吃是如何制作的嗎?1日下午,晉江紫帽紫星村不少村民就有幸目睹并品嘗了大廚們的手藝。原來,為配合紫星村整體旅游規劃,以特色美食創造旅游飲食商機,打造紫星村“食”之特色,紫星村的臺灣規劃團隊邀請了兩名國際級廚師和一名臺灣特色小吃專家前來進行交流研習,為紫星村打造“紫星七寶宴”。
1 三位臺灣名廚師 手把手傳授廚藝
當天下午3時許,記者趕到交流研習現場時,三名大廚已在進行食材加工準備。現場不少紫星村民不時對大廚們提問請教,并讓大廚們手把手演示教學。
“這個雞在烤之前,先要稍微腌制,抹粉,而這些粉里加了姜黃、五香粉、孜然和辣椒。”來自臺灣臺南五福園的主廚段淑云耐心地把制作桶仔雞的關鍵要素和流程向村民們做了詳細介紹(如右圖)。
此時,帶著入選臺灣50位精英名廚、兩岸十大名師、國際級評審等頭銜的洪維澤及有著國際烹飪藝術大師金獎、國際級評審資質的陳正忠也“開火”了。幾位紫星村民同樣圍繞在身旁,拍照詢問,興趣十足。
“贊贊贊,能夠親眼目睹國際級大廚在廚房里干活的樣子,太難得了,學到了不少。”紫星村民王水鉆開心地說,他剛剛跟段淑云老師學了桶仔雞的制作方法,回去后會馬上研究,如果可以,希望今后在紫星村開一攤,把它變成紫星的特色菜肴。
傍晚6時許,三位大廚帶來的美味佳肴一一呈現在了大家面前。前菜:特調七星牛腱,飄香蒜酥河蝦,水鹵七星鴨寶,茄紅柿秋葵綠,芝麻興鮑菇綠,和風涼拌竹筍,泡椒肉末江豆。主菜:臺灣風味桶仔雞,燈籠椰香牛肉片,七星煲仔鴨三件,酸菜甘醇湖魚鮮,翡翠黃金肋排骨,滿漢什景田園風,養生百菇血旺鍋。由七道前菜和七道主菜組成的“紫星七寶宴”令人驚艷,味道更是一絕。
2 臺灣團隊應邀指點 挖掘紫星餐飲內涵
紫星村為何舉辦此次“紫星七寶宴”交流研習活動?
負責打造紫星村鄉村旅游業態策劃及規劃的臺灣鄉村旅游協會文創總監楊逢元告訴記者,他們一直在思考紫星村應該要發展什么樣的特色飲食,因為特色飲食對一個旅游鄉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環,現在紫星村的名氣已漸漸打響,游客來到紫星村后,除了看一些山水美景外,一定會有飲食上的需求,所以飲食要趕快補上來。
楊逢元表示,他們用了大概一年時間,通過在紫星村調研考察發現,村里還是有不少農家菜的,但具體什么樣的東西才能夠代表紫星菜式?在不久前舉辦的紫帽首屆鄉村旅游美食大賽后,結合競賽活動,他們也希望能發掘對餐飲有興趣,或者有餐飲專才的人,為日后紫星餐飲開發打造基礎。
據了解,在美食大賽過后,楊逢元回到臺灣便趕緊找來指定合作的幾位國際級名廚來研究這個議題,隨后便促成了這次“紫星七寶宴”的交流研習活動。
“這次邀請來的洪維澤和陳正忠兩位大師,除了是特級廚師外,還經常到國際上擔任國際外交工作,跟世界各國的華僑華人配合政府單位做美食推廣活動。”楊逢元說,邀請這么有國際感的大廚前來,主要是為體現一個創意,給紫星村民一種啟發,希望村民能夠借由觀察大廚的操演,去發現自己所熟悉的農家菜是不是可以有不一樣的變化。
3 建議借鑒臺灣模式 用特色餐飲吸引游客
在當天的交流研習中,不少村民對于臺灣特色小吃桶仔雞產生了濃厚興趣。
對此,楊逢元表示,紫星村的土雞土鴨也是比較出名的,因此他們覺得可以利用這個食材進行研發。
“游客到紫星旅游不一定要吃一些大菜,如果只有兩三個人,那就可以點這道菜,再配合一些小菜。”楊逢元說,希望通過這次交流研習,紫星村可以把旅游餐飲這塊補起來,甚至能夠把“紫星七寶宴”名氣打響出去,讓游客在來到紫星后,就因為這個味道留下懷念的感覺,讓他們會回流,甚至帶著親朋好友過來。
對于從臺灣專程過來制作“紫星七寶宴”,洪維澤也表示,在來到紫帽后發現,這里的食材是很豐富的,現在臺灣的鄉村旅游和民宿搞得紅紅火火,如何創造紫星新的生態休閑產業,在來到紫帽后他和鎮政府也做了不少交流。
“現在到臺灣墾丁,可以發現道路兩側的龍眼樹下,都是在烤桶仔雞的,很紅火,紫星村也有這個條件。”洪維澤建議,紫星村有很多五六米的龍眼樹,可以修剪成兩三米,這樣到了龍眼的季節,孩子們到紫星村游玩,不用攀爬就可以伸手采摘了,而龍眼木又可以變成烤桶仔雞的材料。(記者 蔡培仁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