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西隅小學的減負書包推出“3.0版本”啦!在2013年的最初版本基礎上,經過學生的自主設計及家長的建言獻策,歷經三年時間,全新第三代減負書包日前亮相西隅校園,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熱烈追捧,不到一周時間,已有超過半數的學生更換了全新版本的減負書包。
書包變長了還多了夾層
“第三代”將長期使用
懷著好奇,記者日前走進西隅小學,見到了這“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第三代減負書包。
與前兩代書包相比,第三代減負書包更加兼顧美觀和實用性的統一,而最顯著的變化,是書包變長了。“有家長反映,之前的書包長度不夠,較大的書放進去后會比較擠,甚至卷曲變形。所以,我們對第三代書包的長度進行了增加。”負責本次調查的學校總務主任許桂花介紹說,書包外觀延續了藍色的一貫風格,面料則改為光亮的防水面料,防水性能顯著提升的同時,更加容易清洗;書包外側增加了夾層和網兜,用于放置文具、水壺等物品;書包內部多了一個夾層,由原來的兩層變成三層,“這樣可以讓孩子們更好地學會書籍分類,把當日不同科目的書本合理分開放置。”
校長顏秀貴表示,在集合了學生和家長的廣泛意見后,第三代減負書包的款式已趨成熟,不僅兼顧實用性和美觀性,還能很大程度上調動起孩子們自覺整理課本文具的積極性,鍛煉和培養學生分類管理的能力,將長期在校園中使用下去。
為課桌安裝儲物抽屜
將“減負”進行到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限重不超載”的減負書包在西隅小學經過三年的推廣使用,已經讓絕大多數同學養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以前,孩子們為了上課方便拿書,就將一周所有課程需要的材料全部放在書包里,有的書包重達10多斤。現在,由于書包空間有限,學生必須按照每天的課程放置課本,并時刻注意整理自己的隨身物品。”顏秀貴表示,減負書包的推出,更倒逼學校更加嚴格地執行課程安排。
為了將減負理念持續貫徹下去,除了不定期在校門口對學生書包重量進行抽查、為課桌安裝專門的儲物抽屜,讓學生可以將放不下的工具書、課外讀本放在學校之外,學校還會定期抽查每個班級的減負工作落實情況,并利用每年3月和9月的“養成教育月”,在全校范圍舉行書包整理大賽,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己給自己“減負”。
“減負書包”變形記
2013年6月,晉江經濟報、晉江新聞網報道了西隅小學獨創“減負書包”的做法(詳見本網2013年報道《安海西隅小學獨創“減負書包”》) ,一個小小的藍色書包,立即引起了巨大反響。“報道一出,很多兄弟學校的老師家長找到我,詢問這減負書包的生產廠商和價格,大家都覺得這書包很有價值。”校長顏秀貴說。
盡管減負書包的創意很好,但隨著最初版本的書包在學生中逐步普及,也引發了大家對于書包外觀及功能性的討論,“‘第一代’推出得比較倉促,在很多細節上考慮得不太周全,學生使用后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顏秀貴告訴記者,為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2013年年底,學校特別在全校范圍舉行了一次“減負書包設計大賽”,由同學們針對發現的問題對書包進行設計改良,并最終以冠軍作品為藍本,定制出第二代減負書包。
減負書包的升級之路并未就此結束。“第二代”推出一年多后,西隅小學今年再次發起對書包使用情況的調查。“這次更多考慮的是家長的看法。”學校總務主任許桂花拿出一沓從各班收集來的調查表,里面是學生家長對第二代減負書包提出的改良意見。三一班蔡瑋珊媽媽寫道“書包容易臟,面料不好洗”,該班周毅翔的媽媽認為“肩帶比較窄,背起來比較吃力”,四年一班朱雨涵的家長建議“書包外面可以加層,用于放置文具,與書本分隔開來”……“有了這些意見,我們對于書包的再升級更有目的性了。”許桂花說。
經過對家長意見的收集整理,本學期以來,西隅小學開始著手新款減負書包的設計工作。不久前,第三代減負書包正式出爐。(記者 張之杰 王家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