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的狀元街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新落成的戲臺前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戲臺前的游廊也被一盞盞花燈裝飾得熠熠生輝。原來,這里是央視元宵晚會泉州分會場的彩排現場,吸引了許多游客一同聯歡。
據了解,今年的元宵晚會延續春晚模式,以東西南北中形式,與全國人民一同鬧元宵。
在晚會彩排過程中,央視主持人李佳明與大伙同游五店市。走進狀元街,李佳明一下子就被眼前琳瑯滿目、做工精致的泉州花燈所吸引,直呼“漂亮!”街兩旁的糖畫攤、捏面人攤、手工編織工藝品攤,無一不展示著泉州文化。賞燈的游客看到李佳明的到來,紛紛拿起相機拍照留念,互道祝福。
借著甜糯可口的元宵,李佳明將“合家團圓、甜甜蜜蜜”的祝福送給大伙兒。被喜慶氛圍感染的李佳明看著在狀元街上正在自拍的一家子,情不自禁地湊上前,來一張溫馨的合照。
現場,充滿喜慶的閩南民間音樂《六工尺》將熱鬧、團圓的節日氛圍展現得淋漓精致。戲臺上的高甲戲,廣場上的火鼎公婆、木偶戲、民間舞蹈等,好一派歡騰、熱鬧的喜樂場景。
短短90秒如何呈現泉州鬧元宵的特色?央視元宵晚會泉州分會場導演孫濱表示,“五店市的閩南古建筑比較集中,非常有特點,僅其自身環境的傳統文化特質就是本次晚會的一大特點。閩南建筑營造的氛圍與燈光璀璨的花燈街,可以讓全國觀眾更直觀地感受泉州文化,也能讓前來賞燈的游客享受團圓的熱鬧氛圍。另外,泉州逛花燈等習俗與海峽對岸的同胞很多都是一致的,通過這樣的呈現能讓臺灣同胞及海外華僑油然而生出熟悉、親切之感。”
“這次晚會有300人參加彩排,將展示高甲戲、火鼎公婆、兩岸數宮燈、木偶戲、民間舞蹈等特色節目。我們承辦這種高層次、大眾化、影響廣的民俗文化活動來提升五店市的文化內涵,通過央視這個平臺將五店市的特色宣揚出去。”晉江市文體新局局長黃良說。
花絮
不到24小時的籌備 大伙點贊“晉江速度”
60多米的狀元街、戲臺廣場、游廊上,500盞花燈格外搶眼,300名演員同鬧元宵的場景更是讓人眼前一亮。而這盛大的場景竟然是不到24小時搞定的,不禁讓導演孫濱與前來觀賞的游客點贊“晉江速度”。
16日晚,確定選址五店市;17日一早,電力、消防等各路人馬迅速到位。“早上6點我們就到場搭架了。”正在狀元街上緊鑼密鼓地搭架掛花燈的師傅們告訴記者。“消防大隊早上9點到位,對現場消防安全進行勘查,檢查了線路布設和舞臺布置,對一些照明設備的安全進行強調。”晉江消防大隊參謀原志超介紹說。
“16日晚接到通知,孩子還在泉州,為了不耽誤彩排,我們凌晨把孩子接回了晉江。”小演員蔡錦鑌的媽媽激動地告訴記者,這是蔡錦鑌第二次接觸央視舞臺,在不久前的央視春晚中,蔡錦鑌也亮了一回相,家里人可興奮啦!
除了蔡錦鑌,大部分參加猴年春晚的晉江孩子都將與央視“再續前緣”。
“34個小孩,16個大人,一個多小時內全部召集到位了。”晉江市青少年宮老師介紹說,此次晉江青少年宮與晉江青年藝術團共準備了兩個表演,演員們從早上就開始排練,并沒有怎么休息,但孩子們并不覺得疲倦,每一張臉上都寫滿了歡樂。
節目編排、演員到位,速度之快、效果之妙令人贊嘆。
阿公阿嬤“逗陣” 晉江元素“大碗菜”甲好料
數宮燈、鬧元宵、逛燈廊、吃湯圓。往年在家里的閩南元宵習俗都被搬上舞臺,以節目的形式呈現給全國觀眾。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分半鐘,但是這碗凝聚著晉江精華的“大碗菜”里裝滿了好料。
“天烏烏,要落雨……”一曲經典的閩臺民間歌曲《天烏烏》將游客們帶入了閩南阿公阿嬤逗趣吵鬧的情境中。彩排現場,男戴禮帽女戴簪的12位阿公阿嬤賺足了觀眾眼球。你看,阿公阿嬤們精神抖擻,舞姿風趣,誰能想到他們平均年齡已經65歲啦!
“早上我們排練的時候還不知道要上央視,接到任務開心得不吃都飽啦!”12℃的氣溫,還有綿綿細雨,但阿公阿嬤們并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全然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世界里,享受著最美夕陽紅的蓬勃能量。
彩排現場,工作人員反復叮囑,現場沒有觀眾,所有人都是演員,都是“鬧元宵”的主角。這下子,男女老少就直接玩開了,演員與游客交融在一起,伴著傳統的閩南民間音樂,分享著這個不平凡的夜晚。(記者 蔡斯洵 林心怡 董嚴軍 實習生 鄭萍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