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臨(右二)聽晉江宗親介紹姚氏衍臺脈絡
2月28日,在省總工會有關領導的陪同下,中國國民黨中常委、中華兩岸勞動關系發展協會理事長姚江臨先生一行回晉江,開始他再次尋根之旅。
“2007年2月我就帶我的小孩回過晉江,我的祖上是晉江人,到我已第六代。我要尋找我的祖根。”多年來,姚江臨不僅著力推動海峽兩岸民間文化交流,還多次表示,“我是晉江人,我的根在晉江。”
兒子一句“為什么是‘晉江’”
他產生尋根念頭和思鄉情
當天,姚先生一行參觀了五店市傳統街區。古樸的民居、祠堂,處處展現閩南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午,大家還一起品嘗晉江的名小吃,寬松祥和的氛圍,拉近了彼此的心靈距離。姚江臨也談起了他家族的遷臺歷史,他的祖上大約在清朝期間從晉江遷往臺灣彰化,然家族資料缺失,唯有他祖先的牌位寫著“晉江”二字。
“有一天,我兒子突然問道:為什么是‘晉江’?這一問,引發了我尋根和思鄉的情愫。”2007年,姚江臨來到晉江內坑古山村桔里姚氏大宗祠。而這次再次進入桔里姚氏大宗祠,捐資芳名榜赫然有臺親“姚江臨”先生的芳名,令他非常高興,“歸屬感”油然而生。在宗祠三樓,姚江臨一行在姚姓先祖“虞重華圣帝”龕前虔誠祭拜。
將進一步深入查找家族資料
早日實現與晉江族譜對接
據介紹,晉江姚氏分布的村落有內坑桔里的嶺上、下田、金厝、村邊;內坑山頭、安海后埭頭;青陽曾井、羅山玉(樟)井;安海瑤前、永和錢倉、磁灶南村、內坑加塘、英林伍堡等地。晉江市永和鎮錢倉村也是姚姓聚居人口較多的村落,族譜有許多遷臺的記載。村里姚氏宗親聽說有臺灣宗親要來尋親,非常高興,早早便在姚氏祠堂等候。
在錢倉姚氏祠堂,姚江臨詳細地了解姚氏家族的繁衍與遷徙情況,并在祠堂里焚香拜謝姚氏的共同祖先。在村老人會的會議室,聚集了錢倉村中對姚氏淵源頗有研究的長者,他們根據詳細的資料和譜牒,介紹該村遷臺的有關情況。
“非常感謝這些熱心的宗親,我會進一步深入查找家族資料,早日實現與晉江族譜的對接。”姚江臨說,也希望晉江姚氏族親適當的時候到臺灣去走走。錢倉村的姚氏宗親也告訴姚江臨,這里每年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動,希望他能攜家人來參加。 (通訊員 王人廷 記者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