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去“追”叩開群眾心扉
小病小痛不離崗,大病輸液繼續上,以情感化解難題,真心維護村民利益。今天是泉廈漳城市聯盟路東石段及東石連接線項目提前批簽約的最后一天,截至昨日,最后的幾戶村民簽字之后,東石段的提前批簽約任務已基本完成。
滿懷信念堅守一線
“我們已經爭取了最大的利益,早簽約、早受益。”昨日上午,在東石大白山工作組,該組第一小組的組長顏振林正忙著指導村民做簽約后的相關工作,右手手腕手掌還纏著繃帶的他,不時要用左手忙活著幫村民整理材料。
“一點小傷,不影響干活,早日完成簽約才是心頭大事。”顏振林說,這段時間以來,動員村民征遷、給村民做工作,更多還是要靠“磨破嘴”,多走、多說,贏得村民的理解。然而,恰恰是“磨嘴皮子”的活,他也已殫精竭力。2月下旬,提前批簽約工作伊始,顏振林便患上了感冒,但一心掛念著要把任務早點完成的他,并不敢對自己“太客氣”,半個多月過去,感冒一直反反復復,說話的聲音還有些沙啞。
“原本讓他回去休息一天,但還不到半天時間,又看到老顏回到崗位上。”東石鎮主任科員吳劍斌說,幾天前,他看到患著感冒的顏振林已疲憊不堪,仍堅守一線,便勸顏振林回去休息。當天,顏振林擠出了一點時間到診所輸液,三四個小時后,他又像一頭“勞碌的老黃牛”走在田埂上,忙著給村民測量土地。
吳劍斌說,為提前完成工作內的簽約任務,該工作組還專門成立一個“尖刀班”,成員都是一線的征遷能手,有著20多年農村工作經驗的顏振林就是這個班的骨干,簽約首日,他帶隊在一天內就完成了29宗房屋的簽約。8日,該組簽約任務100%完成。
攻堅階段
各村主干更忙碌
在郭岑村工作組,記者看到,許多來自周邊各村的村支書、村主任在動遷組辦公樓進進出出,他們不是客人 ,而是 帶隊 征遷 的“角 兒”。平時,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業,但是目前,他們最大的“事業”就是協助完成動遷任務。
因為村主干往往在當地都有一定的威望和人脈圈子,因此,去年下半年,東石鎮在征遷工作開始前,就先抽調了周邊部分村的多名村主干參加各項籌備工作。而這支“村主干先鋒隊”也不負眾望,為征遷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年前,便已完成土地征地工作。
“自己家里的事,我們都沒這么拼過,經常回到家都到深夜。”潘徑村委會主任張榮源說,啟動提前批簽約以來的這個“攻堅階段”,讓他過上了以往未曾有過的“規律生活”,上午8 點半準時到崗,晚上10點后才能回去,尤其是最近半個月以來,經常是深夜12點半后才能回到家。每天早出晚歸,讓他跟家人見一面、說幾句話都變得很難得。
早出晚歸已是動遷人員的新常態。就在幾天前的一個下午,郭岑第一大組第二小組組長呂良峰恰遇上妻子臨盆,而在孩子降生的前一個小時,呂良峰才離開動遷組趕到醫院。但又因為放不下工作,他沒能多陪陪剛生產的妻子,沒能多看看新生的孩子,又急匆匆回到動遷組,一忙起來又是到深夜。
談及此次征遷最深刻的感受,張榮源說,除了要拿出十足的誠意,還要不知疲倦地“追”群眾。在提前6 天100%完成了郭岑第一大組第二小組的征遷任務后,他被抽調去支援其他工作組。他所支援的工作小組征遷任務中就涉及一些祖厝,每棟祖厝往往牽涉到許多戶村民,而能拿定主意的往往都是老人。
“老人家沒有手機的,我們只能每天上門去找,找不到人的時候,就要從他們的鄰居親戚那里打聽,了解老人的生活習慣和行蹤,然后去追、去蹲點。”
“用情說服百姓,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張榮源說,盡管“追”并說服老人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但只要多為他們爭取利益、去做工作,最后都能贏得理解。簽約能夠提前完成,動遷人員還是將功勞歸于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正在一旁和動遷人員商討騰空事宜的村民楊先生是被征遷大戶,廠房、店面、住宅,被征的房屋加起來一共14個圖編。“這對我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但想到這個項目將來可以造福百姓,心里就寬多了,當作是貢獻一分力量,也是一件光榮的事。”楊先生說。(記者 王詩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