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若能在城市與田園之間自由切換,豈不快哉?別急!這樣的生活,咱厝很快就要有了。
晉江市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項目田洋啟動區效果圖
記者從晉江市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項目工作小組獲悉,該項目田洋啟動區2#入口景觀工程于昨日開工建設。這意味著正式啟動僅3個月的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項目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提前謀劃 以田園風光改善城鄉環境
2013年年底,晉江市圍繞省推進宜居環境和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的部署,策劃建設田園風光項目,得到了支持和肯定。
隨即,晉江開始選址規劃,最終確定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項目。項目總規劃面積10855畝,涉及池店、西園、磁灶、梅嶺四個鎮街的13個村(社區)。其中,確定啟動區位于池店村田洋自然村,規劃面積約1800畝,總投資費用近9億元,主要建設度假酒店、農村集合住宅、農產品交易市場、景觀廊橋、游船碼頭等。
田園風光項目事關晉江長遠可持續發展,事關群眾生活水平提升,對于全面改善和提升城鄉環境面貌、塑造特色城市有著重要意義。2015年3月,“晉江市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項目工作小組”成立。
大師操刀 王澍主導項目規劃設計
晉江邀請中國當代最受推崇的建筑師之一王澍現場踏勘,并主導項目規劃設計。王澍不僅是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也是中國內地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的建筑師。由他設計的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項目、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寧波美術館、寧波博物館等建筑至今為人所樂道。
據悉,晉江這一項目整體規劃定位是通過田園風光生態慢道規劃、農作物種植規劃、區域內水系的整治和景觀構筑物的改造,按照“顯山、露水、透綠、見景”的要求,突出互聯互通、親近山水、織綠成網,保持村落形態,進行就地城市化,同時把耕地保護、現代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有機結合,走出一條融自然生態保護、基本農田保護及現代農業發展于一體的新路,探索基本農田復合型保護的“晉江模式”,打造成為都市浪潮前的“城中央”田園。
啟動征遷 提前批簽約率達95%
3月20日,該項目啟動提前批簽約,啟動區涉及房屋拆遷總數60宗。截至3月29日提前批結束,10天時間完成房屋簽約57宗,完成率達95% ,并于3月31日開始啟動房屋拆除工作。
在正式動遷前,項目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梳理安置、征遷、過渡等方面問題,并召開群眾、村兩委座談會,向群眾介紹項目規劃前景,了解群眾訴求,完善安置方案。同時全面掌握每棟房屋的基礎性數據,算好每個拆遷戶的賬,協調征遷資金動遷前到位,做好提前應對準備。
自項目提前批簽約工作正式啟動以來,項目組所有工作人員主動加班加點。“項目組的燈到凌晨兩三點亮著都正常。”一名動遷人員告訴記者。
為讓群眾更好地理解和支持項目建設,項目組還于4月28日組織村干部、拆遷戶代表50余人赴廈門曾厝垵、黃厝參觀學習新農村建設經驗、村民自治管理模式等。
推進建設 啟動區建設年內鋪開
規劃建設也在同步推進中。項目組工作人員與王澍及相關設計單位緊密對接,已完成該項目田洋啟動區2#入口及試驗段施工圖紙設計,繼續推進2#入口區域道路、景觀園林、農村集合住宅及游客服務中心施工圖設計。
同時,啟動2#入口景觀及試驗段建設前期工作,力爭今年內啟動區建設項目全面鋪開、2018年上半年初具雛形。
據悉,2#入口位于環湖路邊,整個入口設計以簡潔為主,包括機動車道與人行車道。(許雅玲 通訊員 黃素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