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晉江市內坑鎮馬鈴薯種植戶張文達收到了4000多元的保險賠付。“還好去年種植時給馬鈴薯上了保險,要不然今年損失就更大了!”領到這筆錢的張文達激動不已。
原來,張文達去年10月底種植的馬鈴薯,受今年多次強降雨影響,導致馬鈴薯植株表現矮小,葉色褪綠黃化,莖基以上部位組織發黑腐爛,40多畝馬鈴薯部分出現發病萎蔫,損失比較嚴重。這次理賠金的及時發放,無疑給張文達吃了一顆“定心丸”。
據了解,為有效化解馬鈴薯種植自然災害風險,保障農民利益,促進晉江市馬鈴薯產業發展,晉江市農業農村局在去年11月份聯合多家保險公司集中開展了馬鈴薯種植保險工作。目前,全市范圍內80%馬鈴薯種植戶均參與了投保,每畝馬鈴薯損失最高保額是1000元,保費是50元,保險期為120天。保費由中央財政承擔35%,省級財政承擔35%,市、縣兩級財政承擔10%,馬鈴薯種植戶承擔20%,即農戶只需承擔10元/畝。
晉江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因為雨水較多,在高濕多雨時,馬鈴薯相對容易得黑脛病,出現莖部變黑,嚴重時會出現腐爛發臭現象,但同時也不排除有種薯帶菌或病蟲害傳播行為。
在馬鈴薯發病受災期間,晉江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技術服務中心積極與泉州市農科所專家、人保晉江分公司、人壽財險晉江市支公司對接,第一時間趕往受災現場查勘定損,確保理賠金能夠盡快發放給農戶。
“馬鈴薯種植保險是繼水稻種植保險、大棚蔬菜保險后,新出臺的一種政策性農業保險,通過不斷提高農業保險覆蓋率,可以大大減輕農戶因不可控風險或蔬菜價格暴跌等因素造成的損失,進一步增強廣大農戶種植信心。”晉江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蔡章棣表示,這種馬鈴薯種植風險防控工作新模式,將保障廣大農戶的種植收益,減輕不可控風險或蔬菜價格暴跌等因素造成的損失,發揮農業保險“穩壓器”和“保護傘”的作用。
(記者_沈茜 通訊員_黃景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