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當受騙了,應該趕緊報警,但男子蔡某卻“另辟蹊徑”,他白天網貸被騙萬元,晚上反去詐騙別人來彌補損失,結果由受害者變成了犯罪嫌疑人。昨日上午,晉江市公安局通報,蔡某因涉嫌詐騙已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朋友圈買口罩萬元訂金“打水漂”
4月5日上午,33歲的男子鄭某到晉江羅山派出所報警,稱他在網上找人買口罩,沒想到貨沒收到,還被騙了1萬元的訂金。鄭某是一名包工頭,工人等著口罩開工,他的表姐做外貿,員工也需要口罩。4月1日晚,他刷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發“30萬個口罩,價優”的信息,聯系對方談妥以單價1.05元的價格購買那30萬個口罩,隨后轉賬預付了1萬元的訂金。
本約定2日中午交貨,但對方先稱只有現貨5萬個,到晚上又稱沒貨了。鄭某直接要求退訂金,對方先是以另外找貨源搪塞,隨后將鄭某的微信、電話拉黑。發現被騙后,鄭某便報警。
本是受害人一念之差后悔莫及
民警根據鄭某提供的線索,鎖定石獅男子蔡某為嫌疑人,但已經聯系不上他,蹲守后發現蔡某都不敢回家。經規勸,4月14日下午6時許,蔡某在親屬陪同下到羅山派出所投案,親屬湊齊1萬元歸還鄭某。
蔡某今年37歲,在石獅做服裝生意。據他交代,4月1日白天,他在網上申請貸款,對方稱要做流水,要求轉賬1萬元。蔡某找兩位朋友借錢,保證兩天內歸還,沒想到貸款沒到手,還被騙走了1萬元。當晚,蔡某在朋友圈看到有好友賣口罩,想要賺差價,就轉發信息。收到鄭某的訂金,蔡某才發現好友沒貨了,但訂金已被他拿去還錢了。他不知道怎么辦,也不想讓家人知道,就直接把鄭某拉黑了。
原本是受害者,但因一念之差去詐騙他人錢財,蔡某反而成了犯罪嫌疑人,他后悔莫及。
警方提醒
線上線下購買醫用物資,一定要找正規渠道;切勿輕信網上不明售賣信息,碰到先付款后發貨、提前收取運費等情況,需仔細甄別,以免上當受騙。此外,群眾不要輕信不具備貸款資質的機構或個人,要求放款前先繳費的往往是詐騙陷阱,務必提高警惕。(記者 吳水保通訊員 莊凌龍 王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