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2.83億 師資力量強大
作為晉江市“為民辦實事”項目、池店鎮“一號工程”、學校配套體育館是世中運柔道和摔跤比賽場館的泉州五中橋南校區,距學校9月正式投用日期越來越近了,學校的相關情況也備受關注。
近日,記者從泉州五中橋南校區籌備組獲悉,由晉江市住建局、池店鎮政府、泉州五中橋南校區以及勘察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中核華辰等參建單位組成的驗收組,對學校教學樓組團、食堂宿舍樓、辦公圖書樓及各項設施進行實地檢查,并分成多個小組詳細檢查每個細節。各方一致同意泉州五中橋南校區各單體通過竣工預驗收。
01高起點高標準高規格 學校布局合理 環境幽美
那么,泉州五中橋南校區現在是什么樣子呢?昨日,記者來到位于晉江市池店鎮橋南社區大華路與興霞路交叉位置東南角的泉州五中橋南校區內,為大家提前“探營”。
記者一走進本著“高起點、高標準、高規格”建設而成的學校內,鳳凰木、香樟樹、大腹木棉、雞蛋花、羅漢松等幾十種高大的樹木錯落有致,映入眼簾,美不勝收,伴隨著蟬鳴鳥叫,讓人覺得驚艷不已。
在樹木蔥蘢、空氣清新的校園內穿梭,教學樓、禮堂、圖書樓、實驗樓等10棟建筑逐一收入眼底,閩南傳統建筑的“出磚入石”和“紅磚文化”等元素隨處可見,好不氣派。學校整體的外觀設計是以閩南傳統建筑風格為基礎,并進一步優化,多棟建筑將磚石混砌和墻面色彩紋樣等閩南風運用到了極致,既突出裝飾美感,又不乏整體建筑的層次韻律。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運動場地全部選用了高標準的產品,足球場采用荷蘭賽爾隆人造草+德國三維尼龍彈性墊的系統,跑道和籃球場則采用了德國AIRPU尼龍聚氨酯全塑系統。據稱,整個場地可實現生雞蛋從2米以上的高度自由落下,不但不會破裂且可以輕松彈起,這保證了學生的運動性能和安全性,這也是晉江市教育系統第一塊聚氨酯全塑系統運動場地。
“目前的建設、綠化都已經完成了,圖書樓新風系統已經安裝完成,各樓層的移動式滅火器也在設置,學生課桌椅、老師辦公桌等各種教學設備也在陸續進場。”籌備組張躍茜老師介紹,學校總用地面積50475㎡(合75.7畝),總建筑面積72096.01㎡,布局合理,既相連又獨立,配套完善,環境幽美,將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硬件設施。
目前,學校雖未正式投用,但已有很多單位、企業、個人紛紛為學校未來發展貢獻力量。最近,池店鎮關工委向泉州五中橋南校區贈送一批價值13000元的書籍,以此幫助同學們拓寬視野,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實現建設書香校園的目標。
02 師資力量強大 研究生比例超60%
眾所周知,泉州五中是泉州市名校之一,前身為福建泉州府官立中學堂,是1902年八閩大地最早開辦的八所公立中學堂之一。泉州五中已有桂壇校區(初中)和城東校區(高中)兩個校區,今年9月將正式投用的橋南校區,在教學、師資等軟件方面,目前籌備情況又怎么樣了呢?
據悉,學校不僅早在2019年就已啟動調研生源服務區狀況,了解片區內小學畢業生基本情況,未來的教育教學資源也早已明確。
為了確保教學質量,2018年至2020年,學校已經從各高校和知名中學調入優秀教師組建了一支四十多人、涵蓋各學科、教育教學能力出眾的教師隊伍。除了在職老師外,學校還聘請了校外優秀的教練和專業老師來進行體藝上的指導。
“我們非常重視泉州五中橋南校區的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招聘的老師全部提前在泉州五中初中部跟崗任教,而且我們的教師隊伍非常年輕,平均年齡在35歲,研究生學歷比例超60%,非常有活力。”泉州五中橋南校區校長鄒軍告訴記者,“我們是以一所高起點的優質中學來辦學的,學校把‘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作為辦學核心理念。”
“雖然還沒開學,但是我們老師一直在學習、開會,不斷地在進行‘頭腦風暴’‘讀書會’‘做課題’‘行動研究’,不斷探討,反復論證,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一處,就是要在新校區正式啟動后,帶給學生最優質的教育。”鄒軍說,橋南校區不僅會移植泉州五中教育教學管理經驗,且后期學校的發展,泉州五中多個校區都將共同參與,五中的教學骨干、學科帶頭人都將對橋南校區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支教、教研,充分交流,實現教育資源互通。
03 特色教育 嘗試先進辦學理念
除了師資方面的準備工作外,橋南校區還將嘗試先進辦學理念。
“我們會采取課程統整,學段重組。就是學校課程主要包括根基課程和成長課程,一共有70多門,全是由老師們自主開發,經過專家審核通過。這意味著,孩子們在這里能學到的內容將比傳統學校豐富得多。比如語文教材,橋南的教材是融合了全國各個版本的教材,積累比平常要大三倍。”鄒軍介紹,每學期2個大學段、1個小學段。學期前后為大學段,中間兩周為小學段,大學段主要進行統一課程的集中學習,小學段用于個性化的學習安排,對于學習基礎較弱和學習存在問題的學生,開設輔導性的課程;其他學生則自主學習,或是參加游學課程。小學段讓孩子有了個性化的學習和社會體驗的機會。
橋南校區不設行政班、不設班主任,實行導師制,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室,沒有固定的課表,實行選課走班。每一個孩子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老師,選擇課程。學校課程有必修課、有選修課。文科根據內容進行模塊教學,理科依據學生水平進行分層教學。一個年級的所有學生,沒有兩份完全相同的課表,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另外,橋南校區實行小班教學,而對孩子的評價,實行學分管理,既有過程性評價,也有終結性評價。為了確保孩子們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學校還制定了十條量化標準,督促孩子提高綜合素養等。
“我們對傳統學校的德育和教學統整,使課程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領域,實現德育系列課程化,擴充課程的內涵。”鄒軍說,學校會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統整,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進行跨學科整合與學科內整合,建立課程超市,使課程利于學生悅納和選擇。學校的目標,是力圖將孩子培養為身心健康、內心充盈、志存高遠、開拓創新的優秀青少年和社會棟梁,讓他們“成參天大樹,做社會棟梁”。
04 橋南片區優質教育一站式配齊
“橋南社區目前總人口達7萬人,適齡人員對于在‘家門口’就讀優質學校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池店鎮分管教育的李副鎮長介紹,總投資2.83億元的橋南校區,作為晉江市落地建設的PPP重點項目,不僅填補了橋南無初中的空白,更是完善了橋南片區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鏈條,使得橋南片區完成了優質的幼兒園、小學、初中一站式教育配套。
目前,池店鎮共有晉江二中、中遠中學、池店中學、江濱中學四所中學,其中晉江二中、中遠中學為完中。“橋南校區投用,對池店的意義,不僅僅是多一所中學。泉州五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良的辦學傳統,橋南校區的投用,對池店增加優質教育資源、完善基礎教育布局、加快全鎮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李副鎮長說。
教育是城市的支撐,是群眾最主要、最基本,也是安居樂業最為關鍵的需求,可以說教育是民生的首要任務,所以近年來池店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自2011年以來,鎮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皆投入教育。
近幾年,池店已相繼建成投用第三實驗小學濱江校區、金針校區和鶴浦小學3所小學,以及順英、啟夢、啟智等三所公辦幼兒園,茂厝、營邊、舊鋪小學進行了校園改造,共投入資金近2.5億元,增加學位近4000個。
今年,池店鎮“為民辦實事”20個大項目中,僅教育1個項目,就囊括新建或改擴建11所中小學及幼兒園。包括晉江二中擴建、龍湖地產池店南幼兒園、崇武小學、第七實驗幼兒園、崇文小學、晉江一中池店校區等。這些項目預計需要投入資金近9億元,可提供1.5萬個學位。這些教育項目投用后,將大大改善池店鎮的教育環境,提升池店鎮教育品質,努力從教育大鎮邁向教育強鎮。
可以說,目前池店教育項目是晉江市數量最多、資金需求最大、任務最重、時間最緊的鎮街。這樣的情況,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社會有識之士的關注。在大家的強烈呼吁下,2年多前“池店鎮教育發展促進會”開始籌備,籌備前期便已募資超1.2億元。今年4月份,晉江市民政局向池店鎮教育發展促進會籌備組發出了“晉江市民政局關于同意晉江市池店鎮教育發展促進會成立登記的批復”。
“教育發展促進會的成立,將成為池店打造教育強鎮的助推器。幫助池店融合提升教育資源,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培育一流教師隊伍,獎勵優秀學子,資助貧困學生,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李副鎮長說,未來,池店將繼續把教育大鎮打造為教育強鎮作為目標,把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宗旨,不斷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為廣大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事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學校配套體育場館內景。
泉州五中橋南校區大事記
2016
1月,晉江市人民政府批復設立泉州五中橋南校區。
3月,晉江市發展和改革局批復項目立項。
2017
7月,項目完成招投標工作。
9月,簽訂項目合同。
12月,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2018
11月,項目實驗樓主體結構封頂。
2019
11月,項目所有建筑進入內部裝修。
2020
4月,體育館順利通過竣工預驗收。
6月,各單體通過竣工預驗收。
(記者_曾舟萍陳巧玲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