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和菲律賓遠隔重洋,但通過“在線法院”終端兩頭,在晉江法院特邀調解員李玲玲的主持下,近日,這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僅用一小時就成功調解。
近年來,特邀調解員共參與調解案件6726起,調撤率達62.36%。上個月,晉江市訴調對接特邀調解員協會成立,全市408名特邀調解員正式上崗,助力晉江法院訴非聯動中心工作。
上述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雙方在開庭前均表示希望通過調解方式解決糾紛,但其中一名當事人許某聰在菲律賓。面對這種情況,李玲玲引導雙方通過“在線法院”進行遠程視頻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并通過視頻對調解方案進行確認。調解結束后,書記員將錄制的調解過程一鍵導出并刻盤存檔。整個過程不到一個小時,為當事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近年來,晉江法院立足本地綜治網格基礎,通過“網格化+人民調解”中心,以及在各鎮(街道)司法所設立19個分中心,在各村(社區)建立396個工作站、10個示范點,聘請408名特邀調解員,建立一體化運行的多元化調解體系。
“通過調解的方式,能夠有效節約當事人訴訟成本。”泉州市人大代表、晉江市訴調對接特邀調解員協會會長李海庭表示。
此前不久,晉江法院邀請李海庭協助調解一起商事糾紛。原被告雙方共同經營的多家公司,后期為了股權及相應的財產分割事宜爭執不休,相關涉訴案件多達5起。因涉案企業均為陳埭商會會員,為妥善化解該系列案件,李海庭經過反復溝通、協調,找到調解的突破口:雙方共同經營的其中一家企業原本因拖欠銀行貸款,被申請拍賣廠房,如果企業能夠自行變賣廠房,不僅可以足額償還銀行貸款,還有較高余額可進行分配。他以此為契機,采用“背對背”的方式開展調解工作,終于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并同意申請撤訴5起相關案件,至此糾紛圓滿解決。
“特邀調解員充分借助人緣、地緣、商緣優勢,能有效促進企業糾紛矛盾化解,有利于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晉江法院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法院通過定向邀請、主動自薦、協同共治等渠道,廣泛吸納符合條件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商事調解、行業調解等人員擔任特邀調解員,并根據特邀調解員的特長匹配相應類型的調解案件,既有“專科醫生”,也有“全科醫生”,有效“診療”各種疑難雜癥。
(記者_胡志法通訊員_尤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