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民生答卷寫滿獲得感
“幫扶救助政策,真是幫了我們大忙!”日前,在安海鎮桐林村,低保戶許女士看著眼前正在施工中的房子激動地說。村主任黃紅紗介紹,許女士一家因家庭貧困,無力修葺久居多年的危房。今年,許女士一家被列為2020年“四幫四扶”對象,他們的“安居夢”有望在年底實現。
這是晉江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一個縮影。每年向社會承諾并組織實施一批“為民辦實事”項目,是晉江市委、市政府長期堅持的做法。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顧近五年來,晉江辦好了133個“為民辦實事”項目,把更多財力投入民生,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切的教育、醫療、住房、交通等方面問題,書寫了催人奮進、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晉江市第七實驗小學崇法校區9月投用,實實在在地提升群眾獲得感。記者_董嚴軍攝
做優教育醫療服務
提升群眾獲得感
“新學校各方面都很不錯,我們都很滿意。”10月12日,家住龍湖嘉天下小區的黃女士高興地向記者說。原來,今年9月,黃女士的孩子正式入讀晉江市第七實驗小學崇法校區。作為這所新辦學校的首批學生家長,黃女士對學校的環境建設、師資學風贊不絕口:“老師對孩子很有耐心,學校的環境更不用說,有時自己都想重新上一回小學了。”
今年年初,來晉務工多年的黃女士一家正式搬入位于池店的龍湖嘉天下小區,成為一名“新晉江人”?;叵肫鹗嗄昵?,孤身一人來晉江打拼,到如今事業紅火、家庭和睦,黃女士高興地說,來晉江最大的感受,就是獲得感,“現在一家人都搬到晉江了,孩子也上了市直小學,這種幸福是實實在在的。”
記者了解到,今年秋季,晉江的幼兒園、小學、初中總共新增了8280個學位。越來越多像黃女士一樣的“新晉江人”,在見證和參與晉江發展的同時,也共享了晉江發展的成果。其中,教育獲得感尤為顯著。
多年來,晉江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教育作為全局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每年“為民辦實事”的重點,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大規劃、用地、基礎設施建設等保障力度。
“從2016年到2019年,晉江市財政教育支出超過113億元。”晉江市教育局局長陳建生表示,五年來,晉江建成了泉州五中橋南校區等168個項目,新增優質學位60597個;同時,借助世中運契機,改造、新建了一批學校體育場館,涉及16所學校20個場館,賽事結束后,這些場館將進一步滿足師生的體育活動需求。
在加快實現教育從“有學上、有書念”到“上好學、念好書”的新目標征程中,晉江在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上也馬不停蹄。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自防控阻擊戰正式打響以來,晉江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的36部急救車和200多名專、兼職人員日夜堅守在一線,成為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疫情期間,急救總電話數、總事件數都翻了一番。”晉江市衛健局局長紀剛宏回憶,疫情來勢洶洶,但急救人員以過硬的素質、先進的體系,用一趟趟安全、穩妥的轉運,讓患者接受最及時有效的治療。
紀剛宏坦言,面對疫情,晉江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能夠迅速響應,第一時間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得益于近兩年晉江市120急救體系的加快建設和完善。
2018年,“完善120急救網絡體系建設”被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晉江投入2200萬元建設獨立的指揮調度系統。2019年3月18日,晉江120急救指揮調度系統正式啟用,這是繼省急救中心、廈門市急救中心后,我省最先進的一套系統。目前,晉江已形成1個急救指揮中心、4個急救分中心、9個急救站的急救網絡體系,成功實現“打造15分鐘急救醫療圈”的目標。
完善公共配套
提高城市生活質量
除了百姓關注度極高的教育和醫療,晉江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也體現在與百姓息息相關的“小事”上。“小廁所”連著“大民生”。近年來,晉江市不斷加大對環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公共廁所在建設標準、設施配套、環境打造等方面有了巨大提升。
10月12日,記者來到位于晉江帝豪酒店后面的公廁。一入門,入口處的管理房里,一名阿姨熱心地向記者示意:“這里是免費如廁,可以直接進。”進入公廁內,沒有難聞的異味,整潔如新的衛生間地板上鮮少水漬。
“現在行人逛街,不用擔心找不到公廁,而且經過改造后的公廁比以前干凈了許多。”陽光社區居民莊先生表示,改造前,這里的環境又臟又亂,廁所散發出的味道常常讓人捏著鼻子快步走過;如今,公廁環境變干凈了,難聞的味道也沒有了,還有專人負責管理。
2018年以來,晉江市大力推動“廁所革命”,從細微之處提升城市品質。一座座干凈整潔的公廁分布在城區的街角巷陌,居民的“方便”環境進一步得到提升。據統計,截至2019年12月,晉江市已有三類及以上水沖廁1100多座,每個行政村至少都有一個水沖廁。其中,中心市區有水沖廁200多座,基本實現步行10~15分鐘有一座公廁。
“今年擬新(改)建城鄉公廁140座,目前已完成84座,預計年底全部完成。”晉江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是“廁所革命”三年行動驗收總結階段,為了更好地方便群眾使用,今年還將把所有城鄉公廁位置信息錄入到高德地圖,提高公廁導航的精度。
今年3月,深滬鎮區首條微循環公交線路Z7路正式開通,這讓深滬鎮的百姓高興不已。家住深滬后山社區的蔡女士告訴記者,此前,公交對于深滬人來說,只是一個方便跨鎮區的交通工具,“一般只停靠深滬鎮內幾個主要停靠站。大多數時間,我們要去鎮里一些較遠的區域,挺不方便的。”
隨著Z7路公交的開通,蔡女士出門方便了許多。“Z7路從我家門口經過,每隔25分鐘就有一班。”蔡女士笑著說,如今只要2塊錢,想到哪就到哪。
發展公共交通一直是晉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的民生工程。2016年至2019年,晉江不僅購置了100部新公交車輛、投放200部新能源公交、新建了60個公交??空?,同時也實現了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乘車、手機掃碼支付、車載LCD線路表等多項便民舉措。
晉江市公交公司總經理鄭昭明表示,今年晉江“為民辦實事”項目繼續在公共出行領域發力,計劃開通2條市區“社區公交”線路和3條鎮區微循環公交線路,投放100部純電動公交車。截至9月,磁灶、東石、深滬三個鎮已開通鎮區微循環公交。目前正全力準備開通中心城區社區微循環公交,爭取12月開通線路。
精準幫扶特定群體
兜穩兜牢民生底線
“這兩天,施工師傅就會來倒板,隨后就進入砌磚環節了。”日前,安海鎮桐林村低保戶許女士樂呵呵地告訴記者,按照這個進度,年底他們就能順利搬入新房了。
由于家庭貧困,許女士一家常年居住在一幢一層石頭危房里。得知此情況后,晉江市政府將其納入“四幫四扶”幫安居兜底對象名單,由政府及熱心企業兜底幫扶翻建1層危房建筑,并幫扶進行室內裝修。
“感謝政府、熱心企業對我們一家人的關心和幫助。”許女士表示,雖然家里條件困難,但好在兩個孩子很懂事;如今又有政府幫扶改善住房條件,相信未來的日子一定能越過越好。
“小康路上不落一戶、不丟一人。”這是晉江給出的承諾。近年來,晉江市組織實施以幫就業、幫就醫、幫就學、幫安居和扶貧困、扶老幼、扶傷殘、扶志氣為主要內容的“四幫四扶”工程,重點幫助低保戶、相對貧困幫扶對象和低保邊緣戶解決生活困難。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晉江特困家庭“四幫四扶”工程總投入資金9900.564萬元,其中財政資金8267.498萬元,社會愛心資金1633.066萬元,幫助1115戶重點幫扶家庭脫貧解困。“雖然受眾群體不多,卻將有限的力量幫扶了最困難的群眾,也溫暖了廣大市民的心,傳遞了慈善晉江的愛心。”晉江市民政局副局長施建生說。
無獨有偶。日前,龍湖鎮埔頭村的小蔡收到了一筆來自晉江市殘聯的助學補助金2500元,這已經是小蔡連續第4年收到助學補助金了。
記者了解到,小蔡的父母都是聾啞人,屬于重殘一戶多殘對象,家庭經濟困難。2016年,小蔡考上大學,他的姑媽幫他申請了晉江市殘聯助學工程補助金。從大一開始,小蔡每年都能領到2500元助學補助金,為在外求學的他減輕了不少負擔。
晉江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已連續11年將扶殘助殘項目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提升“救急難”能力,在兜牢民生底線上始終不拋棄、不放棄。
“今年,原計劃投入50萬元扶持400名困難殘疾學生及困難殘疾人家庭子女就學,現在已經超額完成了!”晉江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助學工程是殘聯的一項重要工作,已經連續兩年納入晉江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今年初以來,已完成460名受助對象助學金發放,共計59.3萬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
?。ㄓ浾達李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