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大街小巷和公園廣場,總有一些流浪狗隨心所欲地四處游走,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連日來,晉江市城管局集中開展流浪狗專項治理行動,減少街頭流浪狗糞便亂排放和傷人現象,凈化城市環境。據悉,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晉江城管部門已抓捕20只流浪狗,并將持續在城區開展拉網式排查行動。
執法人員抓捕流浪狗
行動 3天抓捕20只流浪狗
此前,有市民反映晉江晉陽湖周邊經常有狗出沒,屢屢騷擾到湖邊游玩健身的市民。前天,執法人員來到湖邊巡查時,果然看到有兩只狗在游蕩,不時發出“汪汪”的叫聲。執法人員立即將這兩只流浪狗抓捕帶走。
“流浪狗不僅具有攻擊性,而且隨地大小便,影響環境衛生。”家住晉陽湖附近的莊先生反映,他們居住的梅嶺街道三光天社區內時常出現流浪狗。執法人員對該社區進行了重點巡查,發現一只黑色的流浪狗,個頭不小。執法人員隨即進行了抓捕。
在抓捕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有些寵物狗沒有拴繩,這些狗到處亂竄同樣存在安全隱患。對此,執法人員特別提醒相關業主,出門遛狗一定要牽繩。
“此次執法人員分為多個小組,將持續多日在晉江市區開展拉網式排查。”晉江市城管局工作人員陳炳坤介紹,行動從8日開展以來,3天就抓捕了20只流浪狗。近年來,各種被丟棄的寵物越來越多,流浪貓狗傷人的事時有發生,因此該局每年都會開展對流浪狗的專項整治行動。
規定 不文明養狗將被處罰
那么,這些流浪狗該如何處理?哪個部門負責監督管理?違法飼養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這些犬只有些是被丟棄的,有些小寵物犬可能是走失的,執法人員在確認無人認領后將統一轉交到相關認養機構。”陳炳坤說,執法過程中如發現群眾飼養寵物存在違規行為,他們也將進行相應處罰。今年實施的《泉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確了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日常巡查,違法飼養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依法處理;烈性犬名錄由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確定,并向社會公布。同時,《條例》還規定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流浪犬只清理,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予以配合。
《條例》規定,居民飼養寵物不得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以及他人休息。寵物在城市道路、公共場所排泄的糞便,其攜帶者應當即時清除,拒不清除的,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從保護居民人身安全的角度出發,禁止在城市建成區飼養烈性犬,要求攜帶犬只外出應當束牽引帶。對違法飼養烈性犬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處理或者予以沒收,可以對單位處兩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罰款,公安機關予以配合。
此外,違法飼養烈性犬干擾他人正常生活,或者放任烈性犬恐嚇、傷害他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對未束牽引帶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記者 張曉明 通訊員 洪振華 文/圖)
相關鏈接
被狗咬傷后怎么辦?
記者咨詢醫護人員得知,被狗咬傷后可以按照“一擠、一洗、一消毒”的方法處理。
“一擠”指要盡量擠出臟血;“一洗”指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苯扎溴銨反復沖洗傷口20分鐘左右,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沖洗掉,然后用清水沖干凈;“一消毒”指要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被咬的傷口不宜包扎和縫合,應盡可能讓傷口暴露。
醫護人員提醒,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與注射時間有直接關系。咬傷后,注射越早,免疫效果越好,獲得保護的機會越大。狂犬疫苗應全程注射,第一針必須在24小時之內注射,未能及時注射的,過后也應前往注射,以防狂犬病的發生。 (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