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隨相關部門到晉江公安局調研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在戶政管理大隊,記者了解到,晉江市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方面,推出購房落戶、無房落戶、持有居住證等多種方式,供流動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員選擇。
觀察這幾種選擇,購房落戶很好理解,即戶籍落到住房所在的地址;無房落戶則是在工作所在地或者居住所在地的社區、工廠、村莊,設立集體戶或公共戶,外來人口就近落戶;持有居住證可以選擇落戶或不落戶,不落戶也可享受與本地戶籍人口相同的子女教育、醫療等待遇。
除了賦予外來人口多元化的戶籍選擇,晉江還出臺文件明確規定,在晉江工作的廣大流動人口,無論確認哪種戶籍選擇形式,均享受與晉江本地人同等待遇。
眾所周知,作為我省民營經濟重鎮,晉江擁有數以萬計的民營企業和為數眾多的流動人口。數據顯示,目前,活躍在晉江的流動人口數量,總數超過100萬人。但與很多大中城市相比,晉江市的流動人口以農民工為主。這個群體的特點是,文化程度和整體收入相對較低,這就考驗著地方政府在流動人口方面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以教育為例。調研中,一位在安踏生產線工作的貴州籍外來工告訴記者,對于他們來說,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子女教育,這是他們眼中“最大的民生”。對此,晉江市對外承諾,凡是在晉江工作的外來工,政府承諾解決其子女教育問題。目前,在晉江就讀的外來工子女數量超過20萬人。他們當中,超九成在公辦學校就讀。
長期以來,在一些地方,房產與戶籍掛鉤、戶籍與教育等福利掛鉤。晉江的做法是將三者進行有效切割,盡可能剝離戶籍與福利的捆綁,一定程度上拆除了戶籍的藩籬。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城鎮化戰略。城鎮化,首先是人的城鎮化和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對于晉江而言,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外來工是無法繞開的一環。晉江的做法,體現了以人為本這一城鎮化的核心主題。
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信息等內容,其中,作為勞動力的人是最活躍,也是最重要的要素。近年來,隨著人口結構發生變化以及“劉易斯拐點”的逼近,各地用工難問題凸顯,對勞動力資源的爭奪也日益白熱化。晉江推行多元化戶籍選擇,賦予外來人員市民化待遇,解放了生產力,有利于當地破解用工難問題,并在招工大戰中占得先機。
由此觀之,晉江推行多元化戶籍選擇,既是服務百萬外來工的民生之舉,也是當地產業發展和經濟轉型的現實需要,可謂雙贏。
(記者何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