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產業被譽為“永遠的朝陽產業”,晉江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如何讓晉江旅游業應有的活力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力進一步迸發出來?今年,晉江市政協將《關于整合我市優勢資源,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建議》列為3號重點提案。
在提案中,婦聯界、民進晉江市總支部、政協紫帽聯絡組等,在挖掘整合資源、完善產業鏈條、加強宣傳營銷、加快人才引進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婦聯界建議,要通過大數據,整合交通、酒店、餐飲、景區、旅行社、購物中心等與旅游相關的數據信息,實現精準營銷;民進晉江市總支部認為,要加強旅游配套,提升公共服務,完善產業鏈條,實現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的均衡發展;政協紫帽聯絡組建議利用申遺效應,著力打造具有晉江文化傳統底蘊的文旅品牌。
該重點提案得到了有關承辦單位的重視與落實。過去一年,晉江市不斷傳承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深化旅游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打造以全域旅游為引領、產城文人融合發展的“晉江樣板”,在成功獲評“中國縣域旅游競爭力百強縣市”、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示范縣(市、區)”的基礎上,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第66位)。2021年春節期間,各景區接待游客25萬余人,其中五店市接待游客12萬人次,位居泉州市22個主要旅游景區(點)首位;2021年前三季度,晉江接待國內游客人數963.17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25.08億元。
旅游產業要健康長足發展,必須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規范市場秩序,晉江設立“晉江市文化旅游人才實踐基地”,編制一系列行業標準,建立行業管理制度,實現旅游從業人員素質的提升;成立海上旅游志愿救援隊、晉江市學雷鋒旅游志愿者服務驛站,舉辦文旅講解員大賽、中小學生英語小導游大賽等,調動社會全面參與;與華僑大學、泉州師范學院等高校項目共建,為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提供更廣闊社會實踐平臺;成立景區綜合執法管理小組,營造“放心游晉江”旅游環境;依托氣象局建立“看海指數”“觀日出指數”等氣象資訊服務平臺。
為了讓游客“引得進、留得久、玩得好、還想來”,晉江以發展全域旅游為載體,通過“旅游+”“+旅游”,推動、促進旅游與文化、工業、農業、體育等產業的深度融合,讓本地人留戀、外地人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在紅色旅游方面,依托“晉江經驗”館打造紅色之旅精品路線,“福建發展·晉江經驗”精品線路入選了今年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有關部門推出的“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在鄉村旅游方面,成功創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福建省四星級旅游村1個、福建省金牌旅游村2個、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9個。梧林傳統村落獲評國家AAA級景區。
如何加強基礎配套、提升公共服務、優化旅游產業鏈,也是委員們關心的一大問題。對此,晉江市積極推動智慧景區創建,五店市獲評省級(三鉆)智慧景區;引進國際高端酒店連鎖品牌,培育本土酒店連鎖品牌,并以“世中運”舉辦為契機,引導非標準化住宿業態發展,豐富住宿產品;構建福廈高鐵、一橫三縱高速公路交通網、“152030”快速交通圈,開通3條旅游公交專線,完善交通服務體系;建設A級旅游廁所51座,做到景區景點旅游廁所全覆蓋;發展旅游購物,打造“晉江伴手禮”品牌,推動“古早味”手工作坊向標準化生產轉變。
(記者沈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