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黃色、綠色,在聚隆(福建)包裝有限公司廠區內,可以看到不同位置的井蓋有著不一樣的箭頭標識。而通過這些標識,大家可以清晰地辨識出井蓋下方的污水分別是生產廢水、生活污水、雨水。作為晉江第一家正式通過企業尾水精細納管的企業,此舉將對今后的日常管理、檢查帶來很大的便利。
這是晉江生態環境局實施企業尾水精細納管的一個縮影。去年5月,該局在大部分涉工業廢水排放企業的廢水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收集后,力推企業精細納管工作,通過企業內部雨污管網改造,實現雨污徹底分流;推動所有企業特別是鞋服等職工多的企業將生活污水也納入市政管網;對化工、制革、電鍍等重污染企業污水管網進行明溝明管改造,實現污水收集全程可視。
在福建興宇樹脂有限公司,記者看到,雨污管道掛在“半空中”,根據管道的走向,公司內的雨污走向一清二楚。“去年8月以來,我們對整個廠區雨污管道重新整改,把原來埋地的管網進行改造,全部實現明溝明管、掛管的方式進行排水。在任何環境下,不管是執法人員還是我們公司管理者,都可以清楚地知道污水從哪里來,到哪里去。”該公司行政總監賴長征介紹說。
管網全程可視是企業推進精細納管的另一種方式方法,該公司目前已達到尾水精細納管的標準,并在去年12月通過晉江生態環境部門的驗收。
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完成新舊兩個廠區的尾水雨污分流改造及納管工程。新廠區污水集中收集,收集池位于地底10米,容積300立方米,然后通過高壓泵提升外排。同時,該公司建設了標準化泵站,配備專業人員和物資,建立管理制度,以確保泵站的常態化規范運行。而老廠區利用高低差自流,重建化糞池,并對管線進行重新規劃。
“新老廠區總投資超過500萬元,工程實行雨污分離,每30米設一處觀察檢修井。”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改造,將有效確保公司所排污水全部納入市政管道,不僅有效提升園區環境,而且有助于湖漏溪水質提升。
晉江生態環境局生態科科長楊少峰介紹說,去年以來,生態環境部門組織在12家單體企業及可慕、東海垵2個行業集控區進行試點,涵蓋化工、制革、紡織印染、廢塑回收、食品、陶瓷等多行業。目前,12家單體企業管網改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可慕制革集控區明溝明管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東海垵集控區印染企業廠區生活污水改造基本完成。
“我們在總結試點經驗后在全市全面推開,動員企業盡快啟動自查、實施改造。”晉江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黃永生說,目前全市已有148家企業啟動設計,其中94家入場改造。
下一步,晉江生態環境局將持續推進企業精細納管工作,并根據企業反映的所在區域管網不足的實際,啟動鎮村老舊工業小區管網摸排工作,擴大城鎮污水廠收集面,改變企業生活污水直排外環境。
(記者闕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