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產業正在復蘇,同時,疫情之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資源要素之間的矛盾又日益尖銳。晉江產業如何守住優勢,破圈向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關注的焦點?
“破題的關鍵,不是盲目發展,而是找出痛點,解決問題。”在晉江市工信局局長林永紅看來,目前,三大痛點制約著晉江產業后續高質量發展:一是產業發展空間不足;二是面對內外因素疊加影響,產業內生動力不足;三是傳統產業供應鏈模式,需要重塑與提升。
針對“空間紅線”問題,今年,晉江市提出奮力推進“五個年”活動,其中之一就是“園區標準化建設推進年”。繼年初印發園區標準化三年行動方案、園區標準化建設年實施方案之后,近期又在2019年實施的老舊工業區改造“1+3”政策基礎上,突出正向激勵、反向倒逼導向,組織梳理并即將重新推出三份政策文件。
林永紅介紹說,第一份是支持園區標準化建設十四條措施,目的是正向激勵項目業主、入駐企業融入參與低效用地改造提升積極性。第二份是畝均效應評價及結果應用實施意見,目的是反向倒逼低效用地業主轉型提升。接下去,晉江將對3畝以上工業企業用地進行考核評價,排序評出ABCD四類企業。其中,A、B類企業側重于支持加快發展,C類企業將倒逼其轉型提升,D類企業將采取綜合措施,倒逼其退出晉江市場,為產業發展騰出更多有用空間。第三份是園區標準化建設考核評價辦法,目的是營造比拼趕超、加壓奮進氛圍,激發鎮街層面發力園區標準化建設動力。
與此同時,針對“企業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晉江提出“建設創新平臺”“推進制造產業數字化”兩大抓手。
“目前,晉江正以創建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為抓手,依托中皮院、壹合食品研究院有限公司,發起聚焦鞋服、食品頭部企業及部分紡織鞋服、食品科研院所,建設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打通技術開發、轉移擴散到首次商業化應用的創新鏈條。”林永紅介紹。
而面對制造產業數字化存在的應用普及、企業認知、基礎保障與數字人才等問題,晉江將從明晰產業數字化改造方向、加強數字產業化項目引育、聚焦產業數字化標桿示范、發力數字經濟人才引育及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環境等五個方面全面賦能晉江數字經濟發展。
區別于早期的產業數字化改造方向,林永紅指出,晉江將重點實施“因企而異、分企施策”的政策,龍頭企業側重于推動引進外部數字技術資源,實施全流程、全鏈條數字化改造升級,分行業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樣板,引領更多企業跟進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中小企業側重于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系統服務商聚焦行業痛點,研究并推出一批共性、通用、低成本、個性化系統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施關鍵領域、重點環節數字化改造。
在破局的同時,晉江也在積極“立本”,重點圍繞“優化產業生態”展開。
林永紅指出,結合園區標準化工作實施,將重點支持頭部企業通過改造存量低效用地,建設標準廠房,以商招商匯聚一批上游配套材料企業,這樣既可以縮短頭部企業原材料供應半徑,減少原材料物流成本,又有利于匯聚一批優勢原材料供應商,夯實做強晉江產業鏈基礎。同時,順應當前全球貿易市場綠色趨向,聚焦可再生、可降解兩個重點方向,通過加強空間、資源要素保障,推動更多功能性面料、可降解可再生材料項目落地。
此外,如何加強行業協會建設,發揮行業協會自治作用,對于進一步優化產業生態,也有積極意義。林永紅表示,市工信局近期正在謀劃制定支持推進行業協會發展改革方案與配套政策,將依托行業協會,致力于在推動行業抱團集采、抱團搶單、抱團創新及遏制行業內卷、引育行業人才等方面進行有效嘗試。
(記者 蔡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