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移動聯動多方資源,致力于打造一批5G示范標桿項目;海納機械攜手中國電信推出5G衛品行業工業互聯網數字賦能平臺;茂泰聯合華為晉江中心搭建數字工廠運營平臺……面對新形勢,晉江擁抱新變化,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突破口,再創產業發展新高度。
“通過應用數字技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更好引領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全力打造晉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泉州市委常委、晉江市委書記張文賢說。
茂泰鞋材花園鞋智能生產線。記者董嚴軍攝
優勢產業“兩翼齊飛”
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程度,是晉江優勢產業數字化騰飛的雙翼。
6月20日,恒安集團召開SAP升級項目啟動會,引進最新版本SAPPCE(私有云),進一步推動“業財一體化”。本次項目升級后,將構建統一、高效、敏捷、可持續的恒安數字化核心,建設全價值鏈可視的財務管控分析平臺,從集團視角權衡全價值鏈成本,最終實現數字化銷售、數字化計劃、數字化供應、數字化決策。
恒安集團總裁許清流表示,恒安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必須堅定地往前走。此次SAP升級在數字化轉型中是最基本的一步,希望SAP系統在財務、供應鏈的基礎上,未來延伸到生產、商貿、質量管理、人才梯隊建設等領域。
一枝獨秀不是春。“數字之花”在晉江鞋服、紡織等主流行業全面“綻放”,這種場景在龍頭企業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安踏智慧物流園內,輕載堆垛機、多層穿梭機、機器人等先進的自動化物流設備正在有序配合著;信泰總部一塊大屏幕上顯示著工廠里的實時數據:每個車間每臺設備的生產情況、工廠還剩多少原料;百宏聚纖5G生產車間內,15臺AGV智能運轉車根據預先設定好的路線,在車間內自如穿行運送……
數字化變革不是龍頭企業的專屬。晉江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正通過提升效率、改進工藝、創新引領,以嶄新面貌從智能制造向制造智能邁進。
在恒毅機械研發室,工作人員正在設計新產品,以往他們都需要憑借個人經驗,人工查找相關數據資料,現在通過對歷史數據進行整理、分類導入PLM產品周期管理系統,便可輕松完成研發數據的調用。此舉既提高了部門協作效率,又降低了生產錯誤率。
恒毅機械數字化轉型的案例并非個例,奇峰食品、百佳內衣、嘉年華、嘉利兒童等一大撥中小企業積極加入數字化改革的隊伍。
新興產業“新芽成大樹”
數字經濟,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同時也讓新興產業在晉江陸續挺起脊梁,“新芽成大樹”。
晉江擁有超7000億元的工業底盤和海量的產業數據資源,巨大的數字化藍海如“虹吸效應”,吸引著一大批工業互聯網平臺、系統服務商、供應鏈平臺奔赴晉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晉江數字產業發展積極探路。
“大家現在的重點是盡快熟悉系統。”“這個參數,上衣和下衣的五個尺碼需要全部錄進系統。”會議室里,環思智慧的駐廠設計師們,正在給卡爾美業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新系統培訓……
上周三,經過近半年的數據化改造,卡爾美全新的數字系統正式切換上線,從此告別“協同管理靠表格,自有工廠訂單無法全面管控”的低效情況。
卡爾美“數字化”背后的功臣,便是華為生態伙伴數字服務商——環思智慧。今年2月,環思智慧與英林鎮簽署項目合作,把集團首個縣級市分公司設在晉江,當下環思智慧有20多名技術骨干長期駐扎晉江,本土招聘培養的人才占三分之二。
截至目前,華為晉江中心已先后引進40多家華為生態合作伙伴,其中針對紡織產業、鞋材產業引進環思智慧與廈門維爾思信息。
“如今,晉江數字化的發展就好比從盆景到風景,對于數字化的需求越來越大。”環思智慧副總裁韋偉認為,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系統服務商落地晉江,他們不僅為晉江各行業全面數字賦能,還將助力各種類型的本土數字化公司誕生,帶動晉江新興數字化產業的發展與數字化人才的培養。
外部引“智”的同時,晉江黨委政府積極引導本土龍頭企業,結合晉江產業特色,以工業互聯網為基礎,構建推動上下游集聚的全產業生態鏈——工業互聯網平臺。
加快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晉江企業將創新擺在重要位置,不斷加強自主研究、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牢牢掌控發展主動權,持續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
“Fiberline”是海納機械的菲律賓客戶,最早是一家以人工監測設備及跟蹤生產流程的一次性衛生用品生產廠家,該客戶最為擔心的是設備發生異常,需要停工檢修且無法事前采取預防措施。在應用海納“阿拉丁-5G衛品行業工業互聯網數字賦能平臺”后,運維效率提升了20%,每年因故障而導致的各項成本減少了8%。
“阿拉丁-5G衛品行業工業互聯網數字賦能平臺”并不是個例。近年來,晉江就已匯聚形成如一品嘉、陶瓷云、鞋創云、泳衣庫等一批服務產業經濟發展的專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并投入運營,積極推動傳統制造業擁抱“智能+”。
新興產業不僅聚焦于服務產業數字化,還聚焦服務于晉江公共服務數字化這一短板。
第二十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上,晉江8家企業亮出了創新項目,福建省致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美沿科技、華清電子等一批新興的數字化創新企業,讓我們看到了晉江新興數字化產業的更多可能。
數字之城走出“晉江特色”
新興事物從發展到成熟,從來就不可能一蹴而就。
晉江從“產業之城”邁向“數字之城”,“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不可或缺,圍繞“晉江經驗”,探索“數字之城”的“晉江特色”,才能持續推進晉江數字化高質量發展。
數字化轉型升級怎么推進?晉江黨委政府強化實際效益驅動,加大政策引導,分行業打造一批5G智慧工廠、“黑燈車間”等,通過示范項目的樣板作用,帶動更多企業跟進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服務商要深耕行業,強化營銷,與企業深度對接,研發推出更多行業共性、通用、低成本的系統解決方案,降低中小企業改造門檻。讓企業數字化轉型“愿改、敢改、會改”,讓產業發展“有市場、有需求、有信心”。
打造“燈塔效應”,讓產業數字化發展有方向可引。
目前,晉江已聚焦推出柒牌、百宏、信泰、華宇等12家智能化、數字化標桿企業,這些智能化的工廠不僅是行業的“火車頭”,還是激發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內生力;緊跟其后第二梯隊的卡爾美、名志等一批在建產業數字化標桿項目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此外,晉江還將通過數字化的管理咨詢診斷,從各個主要產業篩選一批有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意向企業,進行儲備發展。
研發“標準化系統”,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門檻。
比如,中國電信晉江分公司聯合產業鏈合作伙伴,整合優勢資源,針對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財務系統薄弱問題,率先推出“企業精細管理水平的業務財務一體化信息管理系統”,助力鳳竹、中天服裝、王牌服裝等企業進行財務環節的數字化管理提升。與個性化定制費用相比,可為企業節省60%的投入。
圍繞解決人工替代的“5G+AGV”智能物流應用、提升產品協同設計能力的3D數字化管理系統、提升食品全流程品控、溯源能力的質量管理等各種解決方案,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覆蓋鞋服、食品、陶瓷等各大主流行業,全面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
布局“數字生態”,晉江的數字化,不止一面。
當產業數字化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晉江也在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與政務數字化。
在晉江,只要打開手機上的“醫碼通”,就可實現電子健康卡、醫保電子憑證、院內自費卡的全流程就醫;只需要登錄“數字化”經辦服務平臺,便可通過“掌上辦”“自助辦”等多元化經辦服務方式辦理社會保險相關業務;近日晉江推出“免證辦”,凡是通過電子證照可以獲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業和群眾提供相應材料……數字賦能城市生活場景,讓晉江的老百姓隨時隨地可以感受“數字之城”帶來的便利。
同時圍繞提升政務效能,晉江加快政務數據匯聚共享,提速政務云平臺建設,主動承接省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試點,打造數據服務底座,導入上級政務回流數據及應用接口,讓海量數據動起來、活起來,為政府決策、審批服務、執法檢查等提供數據支撐。預計到2024年,晉江將全面完成本級所有政務應用系統改造。
(記者 蔡明宣 曾小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