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晉江市司法局為全市13個示范引領強、作用發揮好、社會效應大的人民調解個人工作室統一授牌。
近年來,晉江市司法局圍繞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作用,完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創新人民調解組織形式,積極推進個人調解工作室創建。
晉江市人民調解工作發展至今,涌現出一批兢兢業業、耐心細致,積累了豐富調解工作經驗,在群眾中樹立良好口碑的人民調解員,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個人調解工作室在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上發揮了示范作用,成為晉江市“做得好、信得過、叫得響”的人民調解工作品牌。
今后,晉江市司法局將進一步推動個人調解工作室的創建,立足人民調解員的擅長領域、專業特長、社會效應,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要求,積極打造各具特色的人民調解工作室,做實做細做強人民調解品牌,推動晉江市人民調解工作高質量跨越發展。
袁靖:退休檢察官“變身”人民調解員
每個工作日,66歲的袁靖都會早早來到晉江市人民調解中心,開始一天的工作。
今年是袁靖擔任晉江市人民調解中心專職調解員的第三個年頭。從晉江市人民檢察院起訴科崗位上退休后,袁靖正式加入人民調解的隊伍。三年來,袁靖奔走在人民調解一線,在新的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讓很多本來劍拔弩張的矛盾糾紛消弭于無形。
房產物業、婚姻家庭、損害賠償……面對各種糾紛,有著法律工作背景的袁靖,用法、理、情守護著當事人的安寧祥和,每一份入情入理的人民調解協議書,都給當事人家庭帶來溫暖和慰藉。
“有些事合理不合法,而有些事合法不合理,我們做調解,絕不是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去和稀泥,而是要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依法、依理、依情去進行調解。”袁靖說。
“老袁很熱心,對工作有激情,做事一絲不茍。”同事莊茹娟這樣評價他。她說,袁靖的加入,彌補了人民調解中心調解隊伍在法律上的短板,在調解過程中,袁靖可以幫助他們從法律法規與政策的專業角度拓寬思路、分析問題,有助于矛盾糾紛在法律框架內合法合規合理地解決。
三年的人民調解工作,讓袁靖有了很深的體會,“從事人民調解工作后,我深刻體會到這項工作意義重大。人民調解具有靈活便捷、不傷感情、不收費用等優勢,既可以快速化解矛盾糾紛,減輕當事人的負擔,修復當事人的關系,也可以有效避免矛盾糾紛進入行政、司法渠道,節約行政執法和司法成本。”
“只要政府需要我、群眾需要我,我就會一直干下去。”袁靖笑著說,自己將和其他人民調解員一道,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做一個“有法度、有溫度”的人民調解員。
莊烜煒:“法理”+“情理”交融讓社區更和諧
社區作為最小的社會單元,人員結構復雜、事情瑣碎。在很多人眼里,社區的人民調解工作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但在晉江梅嶺街道梅青社區黨委書記、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莊烜煒看來,只要法、理、情并用,這工作并不難。
莊烜煒所在的梅青社區,地處晉江市中心,總人口1萬多人,人口密度大,鄰里矛盾糾紛時有發生,大到人身意外傷亡事故,小到雞毛蒜皮的鄰里口角糾紛,莊烜煒總是用“法理+情理”交融,讓很多當事人怒氣沖沖而來,握手言和而歸。
為了更好地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2020年年初,在莊烜煒牽頭下,依托社區法律顧問、鄉賢能人,發揮離退休黨員在參與居民矛盾糾紛調解中的橋梁紐帶作用,經晉江市司法局批準,“莊烜煒人民調解工作室”成立,補充了社區調解的短板。
工作室成立后,年均調解矛盾糾紛30多起,社區實現零上訪。去年,人民日報客戶端對莊烜煒在疫情期間調解的一起車禍賠償糾紛進行了報道。
近日,一起遺產繼承糾紛引起了莊烜煒的注意,他主動介入調解,安撫雙方激動的情緒,并邀請社區法律顧問、老人協會會長、所屬網格長聯合開展調解工作。根據民法典,就當事人父親遺產繼承進行釋法析理,經過多次、反復地從“法、理、情”多角度進行疏導、分析、講解,雙方自愿達成和解協議,一起由遺產繼承引發的糾紛最終得到圓滿解決。
寒暑往來,莊烜煒已經在人民調解的工作崗位上奮戰了十多年。“我將充分利用好個人調解工作室這個平臺,繼續堅持密切聯系群眾,解民憂幫民困,把群眾的要求記在心上,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頭,當好群眾的貼心人。”莊烜煒如是說。
(記者 沈茜 通訊員 許凱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