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巡按演繹智慧與忠義
“這個手得這么轉。”“衙役再往中間走一點。”……25日,在晉江市戲劇中心,晉江市掌中木偶劇團正在緊鑼密鼓排練新戲《李東假巡按》。
在晉江市戲劇中心,晉江市掌中木偶劇團正在排練《李東假巡按》。記者陳巧玲攝
“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各類樂器在樂手們的演奏下,時而婉轉悠揚,時而慷慨激昂。方寸舞臺上,演員們十指翻飛,邊唱邊演,木偶活靈活現。
據悉,《李東假巡按》講述了明朝天啟年間,李東“以假亂真”,代替真巡按李彥彬將貪贓枉法的蘇州知府張春、總督方玉壁繩之以法的故事。劇中巧妙運用誤會手法,以詼諧幽默的表演風格展現堂審現場,同時巧用諧音,語言風趣幽默,通過前后對比塑造人物個性。
前后轉變的人物個性,是該劇目對演員的一大挑戰。“以前的劇大多是一個角色或者多個不同的角色。”李東飾演者李云峰說,“這次我飾演的李東這一角色,不僅需要把握他本身的人物個性,還要表現出他假扮巡按后的身份變化,這是比較難的地方。”
除了演員的表演,木偶戲極具地方特色的唱詞也是其魅力呈現的重要元素,而舊戲改編如何在創新的同時保留原本韻味,也是團隊需要考慮的。“這個戲是按照原有的劇本進行二次改編和縮減的,唱詞和原來的大相徑庭。”該劇音樂設計林君嬙說,“地方劇種的個性和風格只能在創新中強化而不是丟棄,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我盡量先考慮本劇種的傳統唱腔,根據唱詞和表演的需要再加以創作。”
此外,豐富精致的舞臺場景使得戲曲更具美感。“我們這部新戲是由老戲改編的,在保證原有主要劇情不變的情況下,進行了舞美的升級。”導演陳來興介紹,為豐富舞臺場景,劇團新刻畫10余個木偶像,自制30余件道具,運用木偶的特有表現手法,展現游燈、換裝等藝術表演形式,極富觀賞性、趣味性。
“以前演員少,一出大戲只有三四個人上場表演。”陳來興說,“現在我們演員足夠,這場戲有10余個演員上場,演繹了40余個角色,場面更為盛大,視覺效果更佳。”
據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負責人尤天相介紹,該劇目經過半年的打磨,其間經歷了疫情,進度多次中斷,最終將于9月底完成排練,屆時將走進村莊、社區、劇場,為觀眾呈現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見習記者 楊靜雯 記者 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