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養老“升級版”托起幸福“夕陽紅”
截至今年6月底,晉江60周歲及以上本地戶籍老年人口總數已達19.62萬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15.79%。黨的十八大以來,晉江養老服務不斷提檔升級,讓老人們逐漸從養老走向“享老”,穩穩地托起幸福“夕陽紅”。
在晉江市社會福利中心,老人在社工的帶領下一起做手工
談天、鍛煉、看書……每天早上六七點,家住新塘街道晉良社區的吳五香阿婆便從家里出發,走兩三分鐘到達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開啟了一天的生活。站點里,厝邊頭尾的老人們來來往往,充滿著熱鬧、歡樂的氛圍,這里儼然是社區百名老人的新樂園。
有了這個居家養老服務站,吳阿婆的生活豐富充實了起來,不僅多了老厝邊的相伴相依,每個月更有醫務人員定期為她體檢,還有各種講座、主題活動等,讓她的心情越發舒暢。
這樣不離家、不離親,“沒有圍墻”的養老院,是晉江眾多居家養老服務站的縮影。自2010年來,晉江全市已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站325個,逐步建立起就近、方便、專業的“15分鐘養老圈”。
除了居家養老服務站,近年來,晉江還積極打造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綜合性養老機構。2018年,晉江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引進第三方公司參與晉江市社會福利中心的運營管理,并按照市場化運作思路,實行“公建民營、管辦分離、養醫結合”的運營管理模式,成為晉江養老事業的新標桿。
年過九旬的柳榮鋒老人,從菲律賓回來后,將新家“安”在了八仙山公園旁的晉江市社會福利中心。“和我之前住的養老院比起來,這里的環境、服務都好太多了!”作為最早一批入住的“住戶”,柳榮鋒開始在晉江享受老年生活。
“社工、護理人員對我們十分關照,到點了會提醒我們去吃飯,還會帶我們去做操;隔壁康復醫院的醫生每周都會來例行查房……”柳榮鋒點贊道,這里的服務很周到,這里的生活很享受。
和過去養老院只有單一的居住功能不同,2019年,在晉江市社會福利中心內,泉州首家、全省第二家青鳥世嘉康復醫院正式開業,實現了“醫療+康復+養老”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打破了以往晉江乃至泉州地區沒有康復專科醫院的局面。這也意味著晉江在醫養結合工作上有了重要進展。
近年來,晉江積極探索建立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模式,支持養老機構、居家養老服務站與醫療機構開展合作。如今,在晉江各鎮(街道)和村(社區)建起的許多養老院,不單是把老厝邊聚在一起集中養老,大部分還配備了專業的醫療服務,讓入住的老年人既能享受老有所養的獲得感,又能享受老有所醫的安全感。
此外,為了提升改善老年人居家環境和生活品質,去年,晉江還首次對全市737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
家住羅山街道梧垵社區幫尾自然村的蔡淵準就是受益者之一。
在蔡淵準家中,浴室、臥室、客廳等老人較常活動的地方都設置了抓桿、扶手等,便于老人起身行走。
今年60多歲的蔡淵準早些年因中風導致半身癱瘓,行動不便的他只能依靠拐杖行走。“有一次,因為手腳不方便,他在浴室洗澡的時候摔倒了。現在晉江為我們做了這些改造,讓我放心不少,真是太感謝了!”蔡淵準的妻子說。
晉江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實施改造服務,進一步滿足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復護理等需求,打造安全、舒適、便利、無障礙的居家養老環境,從而提升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十年來,晉江始終立足養老服務社會化的實際需求,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目前,晉江全市已經建成了各類養老服務設施355所,其中市級養老院1所、鎮級敬老院(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5所、村級敬老院(嵌入式養老照料中心)59所、民辦養老院5所,總床位數7835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9.9張。
(記者 許洋洋 董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