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22年,晉江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果,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躍上3000億元新臺階,預計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17%、5.0%。一串串數字的背后,是一個熱乎乎的民生溫度的生活場景——
春節臨近,晉江的街頭、商場人氣逐步“升溫”;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晉江動車站、晉江長途汽車站,春運拉開大幕;在企業生產車間,伸縮臂式機械手、自動傳輸帶等智能化設備“干勁十足”;標準廠房項目建設現場的屋面澆筑、鋼筋捆扎、承臺砌筑,為實現新春開門紅夯實基礎……疫情防控平穩有序轉段,體現在市民生活、企業生產、項目建設的點點滴滴當中。
一年多來,晉江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深入開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扎實推進“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新一年,晉江將全力攻堅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先行示范、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主力領軍、共同富裕縣域范例“三大戰略目標”,加快構建“一三一三七”發展格局,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晉江實踐,譜寫“晉江經驗”新篇章。
防控疫情: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網格員真好勢!”
12日上午,在磁灶鎮磁灶社區91歲老人張純青的家中,家人吳玉蘭連連豎起大拇指,為網格員的上門服務點贊,“我們有需求的時候,他們總能隨叫隨到”。
在張純青家中,磁灶鎮磁灶社區一級副網格長、防疫專員吳友鵬正為老人測血壓、血氧,了解老人身體狀況。
“我們每周至少隨訪兩次以上,及時把老人的健康情況錄入平臺上報。”吳友鵬介紹,磁灶社區自1月8日以來,組建了40人的包保服務專班,對社區有基礎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進行摸排,網格員和村醫每周都會對紅標老人進行隨訪。
網格員和家庭醫生發揮健康“守門人”作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底”作用也進一步被激發。
“阿姨,氧氣吸進去了嗎?”11日下午3時,在東石中心衛生院門診二樓的氧療區,醫護人員正在為市民張雪峰做吸氧前的準備。
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張雪峰出現了胸悶、氣短等癥狀,于是來到東石中心衛生院就診。醫生為其測試血氧飽和度后,發現她的血氧量低于93%,建議她吸氧緩解一下癥狀。
吸氧一小時后,張雪峰感覺不適癥狀明顯緩解。“家門口的衛生院就可以吸氧,太方便了。”張雪峰稱贊道。
當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在晉江“乙類乙管”總體方案有序實施,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到保健康、防重癥,疫情防控轉段平穩有序。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去年3月13日,新冠疫情突襲晉江!此次的奧密克戎變異病毒具有傳染強度大、傳播速度快、傳播過程非常隱秘等特點,給晉江帶來異常嚴峻的考驗。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泉州市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和指示精神,晉江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激活指揮體系,一辦十六組集中辦公,構建扁平化應急指揮體系,迅速開展會商決策、流調溯源、社區管控、核酸檢測、隔離轉運、物資保障等相關工作,吹響了這場嚴峻疫情防控硬仗的號角。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超4萬名晉江黨員干部聞令而動,主動亮身份、當先鋒、攻山頭、守陣地;6000多名衛健系統一線工作人員勇當先鋒,逆行出征;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超3000名干部、教育系統近9000名教職工下沉防控一線,近9萬名志愿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200多萬晉江人民眾志成城,人人都是戰斗員,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抗疫為了人民,抗疫依靠人民。這一年來,面對“0313”“0817”“1124”等輸入性聚集性疫情,晉江咬牙前行,以“快準嚴實細”的疫情防控利刃,闖過一次又一次的大戰大考。勠力同心的500萬新老晉江人,最終贏得疫情防控的勝利。
兜住民生:
復工復產精準紓困
“來,寶貝看前面。”
1月7日,在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布政衙內,伴隨著歡聲笑語,幸福瞬間定格在一張張全家福中。
為了讓新晉江人家庭感受到“就地過年”的親情和溫暖,今年,晉江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第三屆“定格幸福瞬間”新晉江人家庭免費拍攝全家福活動。
“這個活動特別好,讓我們感受到第二故鄉的溫暖。”“希望以后每年都有機會參加。”……許多前來參與活動的新晉江人都贊不絕口。
幸福畫面的定格,只是晉江鼓勵新晉江人留晉過年、助力企業穩崗留工的措施之一。近日,晉江還拿出真金白銀,將對春節期間連續生產的企業進行獎補,同時鼓勵企業招才納新。
守牢底線、穩住經濟,在每一次挑戰面前,晉江總能逆勢突圍。
2022年4月底的晉江,剛從“0313”疫情沖擊下走出來。在生產車間里,生產線高效運轉,戴著口罩的工人在各自崗位上忙碌;重點項目工地上,塔吊林立,鏟車、土方車來來往往,鋼筋、水泥輪番“上陣”;貿易市場中,門店有序復市,人氣漸漸回流……
這背后,是晉江高效推進復工復產。
晉江第一時間把抓疫情防控的精氣神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強大氣勢——2022年4月21日全域降為低風險區當天,全市在建409個重點項目全部復工;去年4月27日,規上企業全部復工;5天內,日工業用電量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去年一季度,醫療健康、智能裝備、紡織、信息技術、建材、鞋服、食品等7個產業均呈現兩位數增長,最高增長30.3%。
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大盤。
2022年6月初,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晉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晉江市貫徹落實各級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全力穩大盤穩增長實施方案的通知》正式下發。75項穩大盤、穩增長措施,如同及時雨,落在晉江企業轉型升級的機遇期和窗口期,全力穩住經濟大盤,激發社會活力。
精準有力助企紓困。
2022年7月初,一份“減負通知”帶著“煙火氣”,撫慰了晉江企業的心。“公司享受了穩崗留工補貼50萬元,還有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中喬體育相關負責人表示,政府的穩崗補貼,不僅幫助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減少了人員流失率,同時也促進了企業健康平穩運行。
在每一個艱難的時刻,晉江政企總能攜手向前。
疫情期間,一抹抹逆行的背影挺身而出,一份份特殊的關愛在全市傳遞,一批批保供套餐涌向新晉江人,廣大企業家、海外僑親、異地商會紛紛慷慨解囊,紛至沓來的愛心人士真情相助。沖破疫情的陰霾,精準助企紓困、強化援企穩崗、優化營商環境、推動轉型升級,晉江上下聚沙成塔、握指成拳,悄然開啟新一輪新舊動能轉換的周期。
穩住經濟:
雙效合力逆勢突圍
“4棟廠房主體結構封頂!”
1月10日上午,在晉江經濟開發區英林園現代服飾一體化標準廠房項目現場,“封頂大吉”四字格外醒目,這為新春“開門紅”打下堅實基礎。
金戈鐵馬,狂飆突進。1月4日,在2023年伊始,晉江開展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拉練”活動,這第一場全市性活動,掀起綜合產業園區建設的比拼趕超熱潮,彰顯了晉江建設千萬平方米綜合產業園區的堅定決心。
首批14個標準化試點園區項目大干快上的場景,映射的是晉江推動綜合產業園區建設的迫切。
一組數字可以體現:晉江縣域面積649平方公里,土地開發強度已達49%,工業用地的容積率卻只有1.07,工業用地緊缺與土地利用效率低的矛盾日益突出。
除了工業用地緊缺,晉江還面臨“土地利用效率低”這一痛點。“如果晉江能通過園區標準化建設,推動工業用地容積率達到2.0,在無新增工業用地的基礎上,工業園區預計可釋放近3萬畝的產業空間。”晉江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許國鑫表示。
無疑,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是晉江騰挪發展空間的唯一出路、增強發展后勁的重大機遇、改善發展環境的必然選擇,是擺在晉江未來發展重大戰略高度的重點工作。
空間再賦能,蓄力再提升。作為產業之城,晉江從全局的高度出發,搶抓逆周期投資的窗口期,帶動園區向上生長,為產業轉型提供充足空間,實現從“物理空間改造”向“產業生態構建”轉變。
千萬平方米綜合產業園區建設架勢已拉開。與此同時,晉江正全力激活企業與產業中的數字化、智能化因子,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全鏈條、全要素變革,提升企業發展效益,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
“晉江的紡織行業,正從‘智能制造’向‘制造智能’邁進。”去年年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走進縣城看發展》系列節目如是點評晉江傳統產業轉型發展。
推進新一輪轉型升級,數字化是重要機遇。擁有超7000億元的工業底盤和海量的產業數據資源,晉江成為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廣闊藍海。
2022年,晉江市委將“數智轉型”作為繼“質量立市”“品牌強市”“資本上市”“科技創新”之后的又一重大發展戰略。
無人車間里,當紡絲、卷繞完成后,自動化落筒機接出絲錠,絲箱存滿后,小機器人一般的AGV智能運轉車將成品絲運送到自動化檢測、包裝線上,再通過提升機、智能分配車輸送至成品智能立體庫。這種數字化、智能化生產場景,每日都在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F區滌綸工業絲生產車間上演。
卡爾美3D試衣間,數字化虛擬設計師可以根據試穿者的身高、身材、膚色等元素進行量身定制。“以前設計每一個款式都需要多次打版和制作,改變一處就得重新做一件,現在應用3D虛擬設計軟件,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模擬不同的身材、膚色、性別、年齡,并進行調試,只做一件樣衣就能交付生產,減少了研發時間和成本。”卡爾美打版師主管周軍介紹,3D虛擬設計只是卡爾美數字化的開始。卡爾美通過云端大數據、AI、5G技術,一件衣服從設計、制作成衣到銷售、售后都實現了流程數字化。
以產業數字化加速數字產業化,晉江正從“產業之城”邁向“數字之城”。
回望過去一年,從產業鏈長驅動到數智轉型、拉開千萬平方米綜合產業園區建設架勢,從推進征遷掃尾清零到新區片區建設加碼提速、系列重大項目落地,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晉江實踐的道路上,晉江已然邁開步伐,全力打開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
(記者蔡斯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