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寬路暢通,禮讓筑和諧。走進晉江永和鎮邵厝村,嶄新的瀝青路“串”起整個村子,讓人眼前一亮。鄉間小路兩旁,村民拆庭院、拆圍墻,人人禮讓,攜手鋪就更加寬敞的和美鄉村路。
“車可以開到家門口了。路寬了,心情也更舒暢了!”昨日下午,在邵厝村黨群服務中心旁的一條巷子里,工人正在對路面進行拓寬改造。對于不久之后“窄巷變寬道”,周邊的村民滿懷期待。此前,這些巷子、老路因年久失修坑洼不平,車輛難行,時常擁堵,影響村民出行。
沿著邵厝村正在改造的村道,沿途可以看到許多房子拐角處或圍墻上標注著“0.8米”“1米”等字樣。
“這些都是村民為了修路而主動退讓的部分,你讓0.8米,我讓1米,這村道就變寬了。”村民邵東曉常年熱心于村里“大小事”,近段時間以來,村里進行道路改造,他也更加忙碌了。
“路從家門口經過,讓道路寬敞一點,可以方便鄰里出行。”在村民邵其仁的家門口,庭院靠村道一側的墻體已拆除,工人正忙著砌路沿石。此次村道改造,邵其仁拆了自家庭院圍墻,讓出約1米寬的道路空間。
“修路是造福大家的好事,我當然全力支持,盡力而為!”邵其仁說。為了支持村道改造,幾天前,他專程從外地趕回來,二話不說,便讓工人拆了自家圍墻。而這還是一個剛建成不久的新院子。
拆墻讓路,讓出了文明鄉風,其背后也蘊含著鄉村治理的學問。自去年8月邵厝村全面啟動道路改造工程以來,鎮村干部、網格人員反復奔走,廣泛征求民情民意,挨家挨戶講政策、說道理,并多次召開民主討論會,推動村道改造工作順利進行。而村民也積極參與,紛紛出資出力、拆院拆墻。
據初步統計,邵厝村此次村道改造,村民共主動拆除圍墻47處、庭院石埕4200平方米、雞鴨禽舍35個。道路改造期間,村老年協會的老人也自發參與其中,每天走街串巷,或幫忙送茶送水,或負責監工,為鄉村建設發揮余熱,共建美好家園。
邵厝村此次道路改造工程分為兩期,第一期為連接巴厝村和錦嶺村的村主干道,約1.5千米,今年1月初已順利通車;3月初,邵厝村啟動了村道第二期改造,對村內三條副主干道進行改造,計劃建成相通的環村路,工程總長度為2.5千米,預計今年6月完工。
(記者 王詩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