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一季度,晉江拼經濟、促發展,拼市場、搶開局,拼服務、搶先機,為全年發展夯基蓄力。這個春天,經濟運行暖意漸濃,“優等生”不負春光——
喜看晉江“開門紅”
剛剛落幕的晉江鞋(體)博會創下新紀錄。
四天展會,吸引了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達19.2萬人次,創歷史新高!達成意向成交額311.6億元,較2019年增長了30.8%。
晉江鞋(體)博會上刮起一場“科技風”。
智能鞋類生產線、仿人跑步機器人等最新技術產品逐一亮相,超臨界EVA、生物基聚氨酯、100%再生塑料瓶PET鞋面等低碳環保高新材料集中發布,數字化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集中展示……一項項科技成果,成為展會強而有力的磁吸點,專業買家紛至沓來。
晉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從鞋(體)博會可見一斑。鞋(體)博會的火爆,顯現了一季度晉江在高質量發展中的良好態勢。
起步決定全局。
過去三個月,晉江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抓項目、促發展”系列專項行動,第一時間印發了《晉江市全力拼經濟確保“開門穩”“開門紅”行動方案》,發出動員令、吹響沖鋒號,不斷提振發展信心,全市上下涌動著爭先奮進的生機與活力。
拼了三個月,晉江用什么姿態沖刺?
踏上新征程,晉江始終高舉旗幟,最大化釋放“晉江經驗”政治效應和政策效益。以說一不二的氣概、務實高效的作風,向優者學、與快者比、跟強者爭,在高質量發展中打頭陣、當先鋒、做標桿。
拼了三個月,晉江從哪里發力?
面對新形勢,晉江以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政策實施為總抓手,開展綜合產業園區建設、城市品質提升、開放招商科技創新項目落地、數智轉型、鄉村振興、文體旅融合發展等攻堅行動,尋找路徑、創新突破,力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拼了三個月,晉江有何不同?
站上新起點,晉江全力拼經濟,實現“開門紅”;黨政企攜手,精準招商,搶灘海內外市場;天下晉江人齊心合力,僑商回歸、晉品出海;重點項目建設現場,一派大干快上的場景,形成比學趕超熱潮;綜合產業園區建設形成態勢,一路金戈鐵馬、狂飆突進;產業發展逆勢飄紅,體育品牌欲穿越行業周期;消費市場回暖復蘇,一面是斗志昂揚,另一面是幸福生活。
4月春暖,拼搏之城闊步向前。
向市場要增量
晉江一季度的產業市場,捷報頻傳。
4天,1046個國際標準展位,86.36億元的意向交易額。4月4日,第五屆中國(晉江)國際家裝建材博覽會圓滿閉幕,在這個春天里,晉江陶瓷行業正在逆勢突圍。
展會期間,“磁灶陶瓷”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正式啟用,成為晉江產區的商標名片,這意味著“磁灶陶瓷”品牌優勢將進一步轉化為產品優勢、市場優勢和價格優勢。
“晉江克服了市場不利因素,大力開發科技含量高、綠色環保的建筑陶瓷新產品,值得肯定。”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越申在參展后為晉江陶瓷產業點贊。
抱團發展,晉江上下攥指成拳。
搶灘東南亞,南下粵港澳。今年來,泉州市委常委、晉江市委書記張文賢,晉江市市長王明元紛紛帶隊,集中精力搶開局、拼經濟。1月以來,晉江產需兩端雙雙回升,經濟復蘇勢頭強勁。
2月25日至3月6日,晉江赴東南亞經貿代表團先后抵達菲律賓、泰國、越南三個國家,開展“以僑為橋,貿促優配”經貿交流合作活動。
活動中,菲律賓晉江建材家居展銷中心正式揭牌。這個占地35萬平方米,總投資超百億的項目,將打造成菲律賓最大體量、最專業、最齊全、最具特色、精品度最高的國際建材家居批發零售市場,目前已有超100家晉江企業著手入駐展銷中心。
除了菲律賓晉江建材家居展銷中心,此次經貿合作活動還成立了菲律賓晉江產業合作園、晉江國際鞋紡城(越南)展示貿易中心,進一步打通外貿采購供需渠道。
2月16日至20日,由晉江黨政部門和企業家代表組成的晉江市經貿交流團赴深圳、香港、澳門、廣州、珠海,開展“走進大灣區‘晉’力拼經濟”經貿交流合作活動。活動中,一批大項目集中簽約,招商項目總投資額及供采訂單額雙雙突破100億元。
走出去、敢創新,路只會越來越寬。
2023年,“走出去”成了許多晉江企業的必選項,其目的不僅在于布局一方市場,還在于深度布局全球供應鏈,以此獲取更多市場增量。
“今年我們預計出口東南亞國家的訂單金額在5億元左右,同比去年預計增長20%。”信泰公共關系部副經理陳雪清介紹。
東南亞消費市場崛起,晉江品牌多渠道“出海”。據統計,今年來,晉江持續開展“聚僑力、走出去、拓市場、穩外貿”專項行動,梳理2023年境外重點展會65個,發動企業積極參展開拓市場,已重點組織111家企業參加意大利加達春季國際鞋展、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服裝、服飾、面料及鞋類博覽會等17個境外展會。
向項目要后勁
看晉江的拼勁,就要到各大項目現場。
3月10日,梅嶺中片區項目正式進入動遷階段。
3月14日,梅嶺中片區項目首宗房屋騰空完成驗收。
3月17日,梅嶺中片區項目敲下房屋拆除“第一錘”。
一周時間,干部用心用情、群眾全力支持,梅嶺中片區項目征遷工作乘勢而上,和諧征遷的晉江速度推動晉江城市建設再跨一步。
不久前,福廈高鐵泉州南站完成初步靜態驗收。來到泉州南站,整體造型依山就勢,一座“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的閩南風格建筑躍然眼前。
高鐵南站、配套交通路網、安置房、學校等項目的建設頻頻取得新進展,搭乘高鐵“快車”,高鐵新區雛形顯現。
晉江建設高品質Ⅱ型大城市,做強市區都市能級最為關鍵。今年來,按照“百平方公里集聚百萬人口”規模標準,晉江加快晉東新區、科創新區、高鐵新區、紫帽片區、梅嶺中片區、池峰路南延片區等項目規劃建設,推動重點區域實現互聯互通、協同互補、連片發展。
強主城,要以“強功能”為導向。
3月15日,總投資20億元的上海六院福建醫院(福建和敏醫院)在晉江正式開工建設。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上海六院福建醫院(福建和敏醫院)是泉州環灣重大民生配套項目,將被打造成為一所公立三級綜合醫院,為晉江和泉州百姓提供家門口的優質醫療資源。
今年2月份,落地池店鎮的晉江山姆會員商店正式開工,這成為晉江推進三產發展、招引高端商業業態的又一重大項目,將完善池店南片區商業配套,填補晉江高端零售市場空白。
項目是發展的后勁,無項目不晉江。
放眼晉江全市域,各大項目推進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林立的塔吊、轟鳴的機器,還有忙碌的大型運輸車輛來回運轉……“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主基調在19個鎮街、經濟開發區縈繞。
據統計,2月8日,總投資近870億元的148個項目集中簽約、開竣工,猶如一聲春雷,振奮人心,給晉江帶來新一年的“開門紅”。一季度,晉江全市簽約項目63個,計劃投資總額933.5億元,實現一季度招商選資“開門紅”;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01個,1065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22.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32.3%,超時序進度7.3個百分點。
向創新要動能
連日來,安踏、特步、利郎等晉江上市公司接連發布第一季度營運表現。
第一季度,安踏集團旗下安踏品牌、斐樂,以及所有其他品牌的零售額均實現正增長;特步主品牌零售銷售(包括線上線下渠道)同比增長約20%;“LILANZ”產品的零售金額(按零售價值計算)與2022年同期比較取得低雙位數增長,第一季度恢復到2019年的相當水平。
韌性大、韌勁強,晉江企業穩產增效,品牌通過研發、創新、數智轉型,正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優質賽道。
安踏聯合東華大學研發的“呼吸膜科技”自應用到戶外產品中后,便受到消費者歡迎。以至于近日,“呼吸膜科技”第二階段聯合研發工作啟動的消息發布后,反響熱烈。
新材料的研發,不僅對于安踏集團意義重大,對國產體育用品企業亦是如此。以安踏為首的龍頭企業,正推動晉江體育用品產業鏈優化升級,提升體育運動用品行業在中國及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抓住核心技術的同時,晉江企業也為工廠裝上智慧大腦。
3月29日,盼盼集團與福建聯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舉行5G全連接工廠項目簽約。盼盼集團將利用聯通5G網絡,將生產設備無縫連接,并進一步打通設計、采購、制造、倉儲、物流等環節。
伴隨人工智能、5G、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困擾晉江傳統制造業的成本上升、效率不高、品控不穩等難題正被破解。
一季度,晉江緊盯傳統產業強鏈補鏈的同時,大力布局新領域、新賽道。
腫瘤先進粒子治療設備研發生產基地及總部項目,是晉江今年招引的重大項目。項目選址晉江市集成電路工業園區,將落地建設腫瘤先進粒子治療設備研發中心、辦公總部及生產基地,總投資20億元,計劃于10年內打造成為年產值百億元的高端醫療器械企業。
大拼經濟、大抓發展,晉江塑造新動能,也拓展新空間。
在過去的200天里,英林園標準廠房項目(一期)拼出了10.4萬平方米產業空間的全封頂,跑出了綜合產業園區建設的“加速度”。
除此之外,晉江集成電路小微工業園、安東綠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業園等項目,也紛紛傳來封頂的好消息。
產業是晉江發展的重大支撐。園區標準化建設是晉江騰挪發展空間的唯一出路。今年來,晉江更加突出“產城人”融合,聚焦新興賽道,推動園區建設從“標準”向“標桿”提升、“園區”向“社區”重構、“傳統”向“高新”升級。
向服務要效益
4月13日,晉江市政府“做媒”,把百家院校請到“家門口”進行校企聯姻。
作為今年晉江舉辦的首場大型校企對接會,當天,來自北京、陜西、貴州、湖南、四川等18個省市的108家院校代表專程從全國各地趕來,與晉江153家企業共赴一場“人才之約”。
“目前,公司已和4家院校達成合作意向,并通過線上方式與四川輕化工大學的學生簽訂了意向合作協議。”361°人力資源部招聘主管劉德國表示,企業的創新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撐,今年公司計劃招收200~300名高校畢業生。以往通過企業自身對接院校存在較大困難,如今通過政府牽線搭橋,企業可以一次性對接多家院校,不僅省時、省力,還能做到精準對接。
據統計,當天共有179家次院校與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其中37家次院校與企業簽訂校企人才合作協議,今后將在協同育人、就業實踐、共建資源等方面展開更深度務實的合作。
廣發“英雄帖”,本地媒體也積極助力。
4月20日,晉江經濟報社精心打造的全新融媒體欄目《“新聞+”直通車》重磅上線。欄目首期聯合晉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東南網,以“主播探廠樂GO晉江”為主題,為安踏集團、七匹狼服裝線上帶崗。
媒體在云端架起的溝通橋梁,為廣大畢業生與晉江企業牽線搭橋。當天,全渠道在線觀看人數超70萬人次,更有求職者第一時間投來應聘簡歷。
人才是第一資源。
在把院校請到“家門口”之前,晉江政企今年已多次合力聯手引才聚才,先后組團“走出去”到西安、咸陽、蘭州等地開展多形式的校企對接活動,部分企業與高校圍繞畢業生招聘、頂崗實習生安排、冠名辦班、定向班培養、校企聯合辦學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
做好引路人,更要當好服務員。
“和以往相比,我們至少可以提前3個月開工建設,這對我們項目盡快建成投產有很大幫助。”今年1月份,恒安(中國)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年產19億片紙尿褲、67億片濕巾的兩宗工業用地完成交地,并一次性取得了《土地出讓合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權證書》《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等手續,這標志著晉江實現工業項目“五證同發”。
“早在這兩個地塊報批(土地手續)時,我們就按照地塊的規劃要求設計方案,辦理了‘多評合一模擬審批’。等我們拍下這塊地后,自然資源局又提前完成土地權屬、水土保持、樁基施工等手續的預審工作。”恒安集團綜合管理總經理劉清賢表示,他們在交地當天,同時拿到“五證”。“政府給企業一下子省出3個月的時間,這就是給企業最大的紅利。”
不久前,晉江市獲評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縣(市)。據統計,截至2023年3月底,晉江全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3441戶,同比增長3.86%。優質的營商環境,推動著人才、人口、人氣的聚集,晉江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天地。
(記者 蔡斯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