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以“創新驅動資本賦能”為主題的2023年晉江市企業創新發展大會舉行。大會營造資本賦能實體產業創新的濃厚氛圍,讓晉江企業家們倍感鼓舞。企業家們表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資本“東風”,技術成果市場化離不開資本催化,創新資源匯聚離不開資本紐帶,將善用資本賦能自身實體發展,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再創“晉江經驗”新輝煌。
“用好資本是本事”
對于扎根實體經濟的晉江民營企業而言,如何用好資本是一個新課題。
善用資本手段,需要企業找準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
作為晉江本土優勢產業中創新領域的佼佼者,信泰集團將2023年定為技術年,堅定以創新為自身發展路徑。
“技術代表著創新、傳播、管理、影響、發展的力量,是信泰實現單聚焦、多品類、全球化經營發展核心戰略的重要力量。”信泰集團執行董事副總裁許金泰告訴記者,技術支撐信泰向更遠發展。但技術的提升并非易事,需要資金持續強有力的支持,“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金融可以幫助企業科技創新,提升生產力,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換句話說,需要資本匹配企業創新的需求,才能將創新的力量發揮出來。”
作為晉江裝備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近年來,晉工機械積極投入新能源賽道,與此同時,通過引入資本及相關上下游資源方,嘗試在新能源機械行業“破局”。
善用資本不只是善用錢的問題。無論是信泰還是晉工,創新推動的背后都少不了資金的投入。但對于產業創新拓展而言,資本不僅僅帶來了錢,也帶來了資源。
“我們在積極探索新能源賽道,這是我們行業的方向,也是未來新興產業的方向。”福建晉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德偉說,用好資本,對于新賽道、新項目的成長十分重要,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有相關資本、合作方背后的資源導入、運作,都是項目能夠成長的關鍵。
“過去,我們大多數企業都是通過貸款來獲得資金。現在,我們看到很多產業基金、企業創投基金的出現,基金實際上就是投未來。”厚新健投創始合伙人湯珣說,面對未來的挑戰,晉江產業企業在金融能力方面需要積極補足,“未來,企業想要進一步發展,用好資本是本事。”
“創新需要資本驅動”
無論是新賽道還是新技術,都離不開創新驅動。
去年,本土龍頭企業安踏集團投入近13億元用于創新研發,與清華大學、東華大學等知名院校在材料、工藝、設計等領域的前瞻性研發與創新成果市場轉化上展開深度合作,為安踏產品端帶來了可觀利潤。
“當前,晉江眾多新興產業落地,傳統產業謀求轉型,都需要資本賦能。資本賦能企業價值提升,這一點對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型企業更為明顯。”福建鑫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清景說,鑫邦從傳統行業起家,經過科技創新的持續投入,成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在這過程中,我們明顯感到,科技創新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需要金融市場提供服務。這次政府從資本出發,出臺了政策支持,這些都將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企業實實在在的幫助。”
力綠集團總裁助理郭維樂說,企業既要積極向外拓市場,更要進一步投入,加緊修煉企業“內功”,贏得市場。“力綠集團今年將加大投入,加快5G技術對人、機、物、系統等的全面連接,從原料進庫到產品出庫都采用數據化管理手段,讓管理決策更便捷、更有效率,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綠色、安全發展。”
創新需要資本的驅動。湯珣表示,晉江擁有非常豐富和扎實的產業集群,在資本賦能下,一定會有非常好的機會,“我們也是看到了背后的機遇,希望能夠通過落地晉江,幫助更多資本對接晉江優質產業資源,放大資本助推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效益。”
迦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恩典說,這次晉江明確提出了要打造“1+X”千億級規模基金集群,運用資本力量引導社會資本向晉江聚集,這將為晉江新舊產業發展提供來自各個方面的資本支持,同時,這也將幫助企業打開思路,尋找到更多融資新路徑,發展道路也將更便捷。
“提振信心,政企攜手再創輝煌”
晉江富有經濟活力,既有“參天大樹”,也有“遍地小樹小苗”。堅定全面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大會的舉辦也讓企業家們倍感鼓舞。
“此次創新大會,政府安排了‘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上市、上市后備等企業代表,以及青年企業家和高層次人才參與,讓我們看到了政府正將資本市場服務更好地拓展到中小企業。”許恩典表示。
晉江拓普旺防霉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防霉技術突破的產業企業,近年來,該公司積極與高校、研究室合作,引進技術和人才,為企業實現長期良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公司總經理何水洞表示,大會給了注重技術研發的他們以更多信心。何水洞介紹,企業近期引入了AI視覺檢測技術,保障產品合格率,產品品質更加穩定,用技術贏得專業市場。
郭維樂表示,大會發布了許多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提質增量的政策措施,給了他們更多發展信心。
許金泰對此也表示認同,“此次晉江出臺了15份政策‘禮包’,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與金融有關。”許金泰說,政府深入企業、行業發展,急企業所急,予企業所需,讓資金可以不同形式助力企業發展、促進行業發展,從而驅動經濟增長。“政府的有為給予了我們企業更多信心,讓我們有信心做大做強企業。”
(記者 柯國笠 柯雅雅 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