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滿城新綠。
經過冬、春兩季的“厲兵秣馬”,從一片空地“生長”出來的永佳智能裝備產業園,最近著實“熱”了起來,看園區、探廠房的企業家絡繹不絕。
同樣備受矚目的還有新智造產業園。園區里的標準化廠房剛封頂,意向企業的入駐招商工作就已完成近90%。
新制造產業園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這樣的嬗變,也將在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工業園)上演。近日,該園區2號區塊項目填海竣工海域使用獲福建省自然資源廳驗收,實現了晉江市歷史圍填海項目填海竣工驗收“零”的突破,將釋放約505畝的“沉睡土地”。
平地起高樓、土地“熱起來”的背后,是晉江經濟開發區從盤活利用低效用地中不斷挖掘的“發展增量”。
當前,晉江土地開發強度已觸“天花板”,然而土地利用效率卻不高。如何“增容量不增用地”,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如何向立體要空間,讓工業土地長出更多“金子”?全力盤活園區低效用地、閑置廠房、法拍土地,成為園區“進化”的必由之路。
盤活存量 不增用地增空間
近日,福州聚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鄭建杰特地來到晉江永佳智能裝備產業園,就意向入駐園區進行簽約。一起參與簽約的,還有他們的客戶晉江新建興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事實上,福州聚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睞晉江,也在于晉江新建興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引薦。雙方入園后,將實現產品研發、安裝、調試和售后服務的“一體化”、近距離對接。
“我們專注于產業機器人的研發、生產,晉江實體經濟發達,入駐園區以后,我們相信會迎來更多發展機遇。”鄭建杰說。
看好永佳智能裝備產業園的不只福建省內的企業,上海柴孚機器人有限公司也向該產業園投來了關注的目光。
工作人員正在介紹永佳智能裝備產業園的規劃。
然而,這片土地并非一開始就如此“火熱”。
時間倒回一年前,彼時,這片位于五里園核心區的土地因原在地企業經營不善,空立著幾棟閑置的舊廠房和一大片尚未建設的土地……“低利用率、低產能、低貢獻”一度成為這里的標簽。
而縱觀五里園,不僅有成熟完善的現代化產業基礎,有毗鄰科創新區、中科院海西裝備所等科研平臺的區位優勢,周邊教育、醫療、交通、現代化小區等宜居宜業的環境資源也正全力補足。
一邊是土地開發強度高,一邊是“黃金”地段的土地利用效率低,發展的筆觸繪到了這里。
在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行動的催動下,經過司法拍賣競得該地塊后,2022年,晉江經濟開發區指導所屬國企晉園發展集團將該地塊策劃為園區標準化項目。
土地裂變開始徐徐上演。
項目一期7棟新建的標準廠房、綜合辦公樓、人才公寓拔地而起,一棟舊廠房的改造即將動工,項目二期、三期已經開始謀劃。預計新增的1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有望把該地塊容積率從原來的0.8提升至3.0。
這里也有了新的名字——永佳智能裝備產業園。
建設中的港益項目。
冠和新建項目。
精密機械制造、生物科技機械、醫療健康機械……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將引進20家以上智能裝備產業鏈企業,成為一個冉冉升起的新興產業聚集地,預計實現年產值8.5億元,年稅收2800萬元。
“冷”的土地“熱”起來,在晉江經濟開發區,這樣的“暖色”不斷暈染開來。
晉江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許國鑫介紹,去年以來,在“管委會+公司”創新模式支持下,經濟開發區靈活運用“政府收儲、司法拍賣、市場置換、低效提升”等舉措,有效盤活了約3888畝的工業土地資源,為66個工業產業項目的改造和新建,提供了充足的土地空間,破解了園區工業用地緊缺等難題。
靠前服務土地“平方”變“立方”
有效盤活低效用地的背后,離不開經濟開發區“雙零”“雙員”“益企行動”等服務機制的推動。
走進新智造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項目(一期)10棟建筑的主體結構已經全線封頂,項目(二期)也進入了快馬加鞭的建設期。
該項目總用地面積達125畝,將建設25棟標準廠房和2棟高層人才公寓,將主要招引智能制造、智能輕工及關聯產業企業,打造成集商務、研發、中試、設計、生產及生活配套為一體的綜合產業園。
記者了解到,“新智造”項目用地屬于開發區政府收儲的地塊之一,面積達110畝的原地塊已閑置多年。經政府收儲再掛牌出讓后,在“龍頭企業創始人+專業運營商”模式下,由晉江歲金智谷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了“新智造”項目。
“為了做好項目服務,我們組建了工作專班,指派了行政服務專員和企業服務員,以服務企業零距離、服務項目零收費的‘雙零’服務機制,為新智造項目提供報批、報建、辦證等工作全程免費代辦服務。”晉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國土建設科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開發區協助下,“新智造”項目從企業競得地塊到拿到土地出讓合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權證書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手續僅用時14天,項目開工前的準備時間大大縮短。
不只新智造項目,在“雙零”服務推動下,晉江經濟開發區成功助力128家公司改擴建,服務指導51家企業成功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預計可新增建設約192萬平方米廠房。
晉江希尼亞戶外用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年初,看準市場發展潛力,希尼亞公司策劃了編織布標準化廠房項目。了解到該公司有新建項目的計劃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立即指派報批報建工作專班主動靠前服務,為企業提供全程免費代辦服務。
在“雙零”服務助力下,距希尼亞公司報送材料僅過去21個工作日,該公司編織布項目就成功辦理了工程規劃許可證,保障了項目及早進入施工準備階段。
如今,該企業策劃的標準廠房已建造完成,辦公樓、研發辦公樓也進入了裝修階段。
靠前服務,帶動的是企業的積極性,盤活的是新的發展空間。
縱觀經濟開發區各園區,眾多企業搭乘低效用地盤活的東風,紛紛向上要物理空間,拓寬了企業發展空間。
“公司產品供不應求,我們適時擴大了投資,擴建了生產線,延伸拓展了產業鏈。”華清電子人事行政負責人馮家偉說,為此,華清電子新擴建了廠房。
在開發區安東園,去年啟動建設的佳福染整微工業園項目,目前也進入了裝修作業,將新增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定位于針織面料織造及染色后整理產業,預計第四季度投產使用。
據悉,開發區3888畝工業土地資源盤活后,可增量約401萬平方米(相當于零地增加4010畝產業空間),預計可新增投資達150億元以上。
“筑巢引鳳”園區寸土生“寸金”
晉江實現“零”的突破!
近日,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工業園)2號區塊項目填海竣工海域使用,獲福建省自然資源廳驗收。
這成為晉江市首宗獲得填海竣工驗收的歷史圍填海項目,為開發區乃至晉江市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開了“先河”。
海域使用的“獲準”,意味著凈地空間的激活。
該地塊位于東石鎮福建集成電路產業園(工業園)歷史圍填海區,面積達33.6475公頃(折合504.71畝),獲準后,將投資25億元用于建設集成電路標準廠房,總建筑面積可達46萬平方米,為招引新興產業落地發展提供更多集約可用的高品質空間載體。
寸土生“寸金”。新空間必將吸引新功能、新產業。
看好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工業園)的優質空間,睿斯科腫瘤先進粒子治療設備研發生產基地及總部項目選擇落在了這里。
該項目也成為晉江市在醫療健康產業賽道上開辟的“新藍海”。
落地晉江后,該項目將建設研發中心、辦公總部和生產基地等,計劃在5年內打造成為年產值百億元的高端醫療器械企業,助推晉江產業之城打造“中國核醫學谷”。
“目前,園區標準化廠房項目施工前期工作正加快推進,預計二季度進場施工,年底前爭取交付首棟廠房給睿斯科項目。”經濟開發區集成電路工業園項目負責人呂清源介紹。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低效用地空間的盤活,將帶動空間優勢換產業集聚態勢。
在滿譽產業機械微工業園,一棟棟從平地中崛起的標準廠房,正在加緊內外部裝修,即將投入使用。
滿譽廠房內部圖。
借助滿譽自身的產業優勢,該微工業園將專注于高端鞋機制造,引進廣東、浙江、蘇州等地的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完善晉江當前較為短缺的鞋機制造自動化控制系統、液壓氣動、精密加工等,在園區內實現強鏈補鏈。
“通過盤活低效用地,我們將積極導入好項目、新項目、產業鏈集群項目,不斷推動新產業、新動能的加速培育和成長。”許國鑫說,下一步,經濟開發區將合理規劃盤活土地空間,加快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推動連片開發、園區標準化改造,進一步打造產城融合型與創新型園區并舉的新型綜合產業園區,助力晉江“強產業、興城市”。
本期策劃:記者_方錦樅 錢健銘 許春
本期執行:記者_許春 陳巧玲
通訊員:路燕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