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晉江市教育局為晉江22家證照齊全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發放監督公告牌。各機構隨即掛牌上墻,接受社會公開監督。值得一提的是,晉江為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發放監督公告牌在福建屬于首創。
當天,領取監督公告牌后,培訓機構第一時間將其懸掛在機構大門醒目位置。監督公告牌呈銀色,監督部門、監督電話等信息一目了然。此外,牌上還詳細羅列著國家對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各項要求:培訓內容不得超范圍;培訓時間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不得晚于20:30;收費不得超過3個月或60課時,一次性不得超過5000元,不得使用非監督賬戶收費。
晉江市教育局職社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安裝監督公告牌,能有效地將22家證照齊全的學科類培訓機構與無證無照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嚴格區分開,便于廣大家長、學生辨別。監督公告牌上明確了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相關規定,起到了提醒作用,監督電話的設置則為家長、學生暢通了反映渠道。
“通過建立群眾參與的日常監督機制,可以對培訓機構形成有效的心理震懾,有利于進一步規范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辦學行為。”上述負責人表示,家長、學生如有發現機構存在違規培訓,即可撥打監督電話0595-85685841,相關部門將第一時間予以核查、處理,由此提升晉江校外培訓機構辦學的透明度。
“監督公告牌是一張‘名片’,證明我們是合法合規的機構。有了它,我們不需要再向家長頻繁解釋機構辦學的合法性,有利于提高我們的社會信任度。我們也歡迎社會各界對本機構的辦學行為進行監督。”晉江梅嶺陽光彼岸文化培訓學校負責人陳婷婷說。
據了解,近年來,晉江持續推進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采取實地走訪、暗訪檢查等多種方式進行督查,同時設立監督電話,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做到有線索必查,保持治理的高壓態勢。晉江還將出臺《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細則》,采取量化考評管理、暢通監督舉報渠道等措施,讓學生回歸學校課堂主陣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記者 蔡紅亮 董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