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良田美景擦亮門戶形象
伴隨著福廈高鐵泉州南站和東部快速通道的建成通車,位于晉江新塘街道的晉新路過往車輛大幅增加。與此同時,道路兩側的農田環境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數十宗違章搭蓋轟然倒地。隨著占滿田間的建筑垃圾被清運出去,地塊上逐漸露出了耕地原貌。
違章搭蓋拆除后,晉新路一側的田園風光初現雛形
近段時間,新塘街道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持續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加快推進晉新路兩側農田環境整治工作就是具體抓手之一。
晉新路兩側的違規搭蓋問題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相繼有人到晉新路兩側租田地種蔬菜。隨著規模逐漸擴大,不少菜農便在農田旁搭蓋,居住其中。這些違章搭蓋不僅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也嚴重影響城市“顏值”,成為街道、社區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難點、痛點。
整治工作啟動前,新塘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多次帶隊到田間地頭調查研究,到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項目學習;召開8次專題碰頭會,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并設立農田環境整治領導小組,抽調73名經驗豐富、善于做群眾工作的街道社區干部進行業務培訓學習,既強調鐵腕整治,更堅持柔情執法。
正是在專班工作人員的耐心動員下,近日,來自廣西柳州的廖清健在收到賠償款后,將搭蓋內的生活用品、農用器具搬出騰空。隨后,挖掘機進場破拆。
2016年,廖清健與妻子來到晉江,一直從事蔬菜種植,農田旁的簡易搭蓋就是他們的“家”。此次整治工作啟動以來,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入戶耐心勸導,分析利弊、曉之以理。最終,廖清健決定與妻子搬出搭蓋,住進村里的出租房,開啟全新生活。
和廖清健夫妻倆一樣,老家南平西芹鎮的陳少忠與妻子2008年帶著孩子來到晉江,從事蔬菜種植。15年過去了,晉江已然成為陳少忠的第二故鄉。
陳少忠告訴記者,在此次整治工作中,專班工作組的細心讓他和家人倍感暖心:自己沒有本地銀行卡接收補償款,社區便協助準備材料,溝通銀行加急處理;自己沒有找到住處,社區便協助提供租房安置信息,并與房東溝通,讓其低價出租。“我們把晉江當作自己的家,晉江人對我們也十分關心。”陳少忠表示,搭蓋拆除后,社區的景觀、城市的形象能變得更好,自己理應配合支持。
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新塘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曾培鏡介紹,新塘街道自10月7日啟動晉新路兩側農田環境整治工作以來,僅用14天時間,就對82宗整治對象實現簽約率及拆除率“兩個100%”,累計拆除搭蓋面積6026平方米,預計可恢復耕地面積約8畝。
新塘街道黨工委書記莊曉芳表示,下一步,新塘街道將繼續推進晉新路兩側的農田環境整治工作,加快清運農田上的建筑垃圾并進行景觀提升,同步開展耕地復耕復種工作,早日讓晉新路兩側回歸“良田美景”,以擦亮門戶形象、提升城市品質,進一步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記者 許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