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近日,晉江深滬鎮運伙村“黨建+”鄰里中心,在深滬敬老院開展“濃濃親子意圓圓冬至情”親子活動。
活動中,40多人分成5組搓湯圓。深滬敬老院的老人也加入其中,和大家一起話家常、搓湯圓,并將親手制作的湯圓煮熟分享,現場其樂融融(下圖)。
今年來,運伙村憑借環境、人文等各方面優勢,以“和諧鄰里·幸福生活”為主題,擴大“1+6+X”服務能力,開展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服務和活動,營造更有溫度、更有人情、更有幸福感的鄰里服務圈。
黨建引領
激活基層“微治理”
一走進運伙村,連片的農田、整齊的工業區廠房、環境優美的居民區,處處充滿生機活力,彰顯著“全國文明村”“全國美麗鄉村”的風采。
作為福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運伙村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推進“黨建+”鄰里中心建設,推動南音社、籃球隊、老友協會、慈善協會、僑聯會等群團組織融入鄰里中心,并建立鄰里議事制度,設立“鄰里會客廳”“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等,常態化舉辦鄰里茶話會、座談會,進一步聽民聲、曉民情、順民意。
此外,運伙村充分發揮黨員志愿者隊、青年志愿者隊、讀書社、禮鼓隊、南音社、紅白理事會等社團的積極作用,并與華僑大學、深滬市場監督管理所、深滬衛生院、科泉小學等單位開展支部共建,構建起資源融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黨建共同體,有效激發治理活力、提升治理效能。
建強陣地
打好惠民“組合拳”
今年,運伙村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和文化樓,進一步強化“黨建+”鄰里中心陣地建設,完善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食有所安、居有所樂、事有所辦等6項基本功能,為轄區群眾提供便民、生活、教育、養老、衛生、文化等一站式、高品質服務。
在運伙村便民服務大廳,6個辦事窗口直接受理、辦理、代理群眾申辦事項,并開設24小時便民服務熱線,全方位推行“1234”幫代辦服務機制,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站)、便民驛站、紅蜂驛站融入便民服務,扎實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現群眾“家里的事,家門口辦”,打造便民服務圈。此外,轄區內不僅有農貿市場,還有超市、餐飲店、藥店、果蔬海鮮及生活用品銷售店超20家,群眾的“生活圈”同樣便利。
全新打造的職工書屋環境舒適整潔,書架上整齊擺放著各類圖書,墻上的“聽書吧”讓閱讀更“聲”動;鄰里會客廳的布置十分溫馨,如同家里的小客廳,拉近鄰里距離;南音活動室不僅是南音社平時練習的場所,還添加了南音樂器介紹等,弘揚南音文化;鄰學社里,擺放著紅色、綠色、藍色、黃色等色彩鮮艷的桌椅,還有兒童繪本、可愛的裝飾,童趣十足;林文煥等藝術家的鄰里工作室更是把文化傳承深入群眾。此外,還打造了科普室,鄰里卡拉OK、健身室也添置了新的設備,讓男女老少都可以在鄰里中心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
陣地建起來了,各類活動的開展也有了更好的平臺。如鄰學社,對接市鎮兩級,鏈接第三方機構,引進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繪本閱讀、猜燈謎、沙畫、科學啟蒙等主題活動,今年還開設公益暑托班,為廣大職工家庭解決了子女暑期看護難等問題。
運伙村60歲以上老年人300余名,為進一步做好養老服務,“黨建+”鄰里中心依托深滬敬老院、運伙村居家養老服務站、運伙村老年協會等,完善養老服務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尊老、愛老、敬老”活動。
此外,圍繞“病有所醫”,運伙村打造一體化衛生健康服務站,新增200多平方米的全科醫療、康復治療服務場所,成為全市首批醫養結合點,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醫療服務。
創新服務
亮出文化“特色牌”
在完善“黨建+”鄰里中心“6項”功能的基礎上,運伙村還不斷挖掘村莊特色,創新拓展“X項”服務功能。
運伙村,以革命烈士許運伙之名命名,是晉江市老區基點村,紅色也成為運伙村的底色。除了許運伙,運伙村還有一名烈士許宋釵。為了紀念這兩名烈士,運伙村打造了革命烈士紀念廣場、愛國教育基地、許運伙故居等紅色文化點。每隔一段時間,科泉小學就會組織學生到運伙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運伙村是美麗的、紅色的,也是充滿活力的。在運伙村,還有晉江市首個村級體育文化展覽館——金表體育館。“館主”鄭金表是體育迷、奧運迷,他收藏著上萬件體育藏品,免費對外開放,每周都要接待學生或社會團體、機關單位參觀。加上鄰里中心的健身室,村級籃球隊、自行車隊、禮鼓隊、廣場舞隊等,全民健身已然成為運伙村的新風尚,也進一步增進村民之間的交流交融。同時,運伙村每周五開設南音班,積極做好文化傳承。
運伙村黨支部書記鄭連準說,元旦村里還將開展職工聯歡晚會,讓運伙村村民和企業職工攜手迎新年。接下來,運伙村還將進一步完善“黨建+”鄰里中心,加快推進僑史村史記憶館建設、村級榮譽館建設,拓展“長者食堂”服務面,開通配餐服務等,進一步發揮“黨建+”鄰里中心的陣地作用,讓鄰里中心成為村民愛去、想去的好“所在”。
?。ㄓ浾?施蓉蓉 秦越 通訊員 張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