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影二:產業新增“核”和“芯”
福建省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內,一幢幢新廠房鱗次櫛比,中探探針(福建)有限公司的標牌是最為矚目的一個。
在集成電路業內,這根“針”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數據顯示,中探探針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細分領域,營收位居全球前列。
“中探探針的落地投產來之不易!”園區建設籌備工作組綜合組副組長陳軍說,“探針是廣泛應用于手機、汽車、醫療、航空航天等電子產品中的精密連接器,中探探針在全球細分領域都是排在前列。”
隨著芯片不斷迭代、愈加精密,探針項目將引進國際高精密成型設備打造極細探針,并整合相關技術構建全鏈生產模式,以提供優質的芯片測試材料,配套支持晉江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加速布局晉江,中探探針看中的,是晉江已經構建起的良好的集成電路產業生態及其優勢區位。
“選擇晉江,正是因為這里的芯片市場規模已經非常可觀。”勝科納米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這個被業界譽為“芯片醫院”的企業,能夠實現“足球場中找螞蟻”的芯片檢測能力,目前已累計服務全球客戶2000多家。此前,其在全球有3個實驗室,第四家選擇落子晉江。
數據顯示,近年來,晉江市全力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已先后落地勝科納米、華清電子等集成電路產業鏈項目50多個,總投資超1000億元,逐步構建了以先進內存制造和高階封測為主、設計為輔、裝備和材料為配套、終端應用集聚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生態圈。
不只有“芯”,晉江加速布局另一工業領域的技術尖峰——“核”醫療產業。
與用顯微鏡才能“管窺”的芯片不同,核醫療儀器可謂龐大,動輒質量過噸,更有百噸級的裝置,而運行起來的誤差,又不能超過2毫米。
睿斯科就是晉江落地引進的核醫療項目。
“我們的質子治療裝備在放療領域是大型醫療設備,被稱為‘航空母艦級’的醫療儀器。”睿斯科相關負責人蘇興康介紹,之所以有這樣的稱謂,一方面是因為占地面積大,另一方面是涉及的技術復雜且儀器精密。
針對腫瘤治療,相比于人們熟知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傳統化療,質子治療技術可以對腫瘤進行“精準爆破”,繞過人體組織實現“隔山打牛”,對身體傷害極小。
蘇興康告訴記者,睿斯科是蘭州大學團隊與晉江合力推動落地的成果轉化項目,項目目標是實現純國產化、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醫療設備和系統解決方案,“任何一個小部件都要采用國產,這就需要我們不斷釋放需求,吸引上下游設備方案商一起參與。”
目前,在核技術應用領域,醫用同位素生產基地項目、睿斯科腫瘤先進粒子治療設備研發生產基地及總部項目先后落地晉江,兩個項目總投資達6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