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碰撞
在品牌與高溫“冰”與“火”的較量中,市場迎來熱烈反響。
數據顯示,今年春夏,天貓平臺上以服飾穿搭為主的物理防曬裝備新品規模是去年兩倍,入局防曬品類的品牌也是去年的1.5倍。“618”期間,服飾類的防曬新品成交同比增長180%,單一消費者購買的防曬服飾件數也是過去的2到3倍。唯品會“618”活動,防曬服銷量同比增長96%。
市場的增長讓運動品牌看到差異化競爭的必要性。其中,涼感、冰感成為眾多運動品牌關注的重要指標。
“防曬是現在產品最基礎的要求,但是冰感的體驗,是許多消費者穿著舒適的第一感受。就像夏天吃冰淇淋一樣,帶來愉悅感。”小劉說,這也是今年不少品牌防曬服主推的產品賣點,“天氣越熱,消費者對冰感的需求反而會超過防曬的感受。”
品牌們也注意到這樣的變化。以鴻星爾克為例,今年初夏,鴻星爾克就推出了世界紀錄認證的持續涼感“云冰T”產品,主打持續一小時涼感“27°”,采用了自主研發的涼感面料,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認可。
而在安踏,涼感面料的應用已經在安踏兒童的夏季T恤、短褲、長褲、防曬服產品上隨處可見。
“許多家長買涼感T恤很關鍵的原因是暑期小孩運動容易中暑,特別是上運動課、戶外玩的時候。小朋友也很喜歡涼涼的感覺,所以,我們的產品都賣得不錯,經常斷碼。”記者從安踏兒童萬達店的銷售人員處了解到。
從“絕絕紫”到“曬不服”,從“綿綿冰”到“云冰T”……運動品牌在防曬產品名稱上“玩出花樣”的背后,是各大品牌對自家防曬產品、科技,差異化的表達。
相比于蕉下等休閑品牌,國產運動品牌將運動科技、戶外需求的優勢引入到防曬產品中。
以安踏為例,安踏“絕絕紫”系列產品已經升級至第三代,在具有防曬功能的基礎上,增強了吸濕排汗、透氣性、涼感等多重功能,同時在裁剪上升級,更加貼合戶外運動時,對服裝延展性、貼身度等的實際要求,滿足了不少消費者“一衣多穿”的需要。
361°也敏銳洞察到了消費者對戶外防曬的需求,積極投入研發創新,從消費者夏日防曬痛點出發,聚焦防曬科技、面料工藝、功能性等,不斷提升產品實力。最新上市的輕野系列防曬服,就依托361°防曬科技,運用了原紗防曬的原理。同時,輕質、透氣等精細化功能需求,也成為361°在防曬產品研發時的重要考量因素。
對于防曬服在戶外運動場景下的功能性關注,讓361°防曬服成功收割了今夏第一波泛戶外粉絲。而輕野系列防曬產品的全新上市,既補足了361°戶外防曬賽道的缺口,也完善了其產品矩陣,進一步形成輕野產品線的季節性差異化布局。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基礎的防曬需求,到涼感、透氣、不沾身等功能,消費者對夏季防曬產品的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化。
戶外運動領漲
在防曬需求大爆發的背后,值得關注的是戶外運動的興起。
事實上,防曬服并不是第一個在都市人群中走紅的戶外運動產品。當下,沖鋒衣、漁夫帽、馬丁靴、登山包等原本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專屬產品,已經從一、二線城市擴張到三、四線城市,逐漸成為新風尚和新需求。
防曬服從簡單的防曬,到透氣、涼感、貼身等的需求增加背后,是戶外運動產品的再次破圈。
近年來,飛盤、滑板、徒步、騎行、露營、垂釣等戶外運動爆發性增長是帶動戶外防曬需求增長的關鍵變量。
數據顯示,我國戶外運動已經比肩健身,成為體育用品行業發展的新賽道,從2023年起迎來穩定增長時期。相關數據顯示,全國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已超過4.5億人。運動健康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正成為人們步往全新生活方式“最本質的需求”。特別是在2023年以后,近郊戶外露營與戶外運動的火爆滿足了消費者減壓的精神需求。
在戶外運動內容“主戰場”之一的小紅書上,防曬衣關鍵詞下,有超過400萬條相關筆記,相關商品超過100萬個,防曬已經進入了億萬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對運動品牌來說,戶外運動的興起,帶來了防曬服市場的擴容,實現了品牌和市場的“破圈”。
盡管當下市場上已經有數量龐大的防曬服等防曬產品,但面向不同運動類別的功能性防曬產品的需求仍然具有差異化,對設計、版型、品牌調性等的需求也在分化,這些都給品牌帶來了新的市場。
而在人群結構上,隨著戶外市場擴大,年輕女性、兒童、老人等也開始加入戶外運動市場,用戶群體在逐步發生變化,也對運動品牌們提供了包括戶外防曬需求在內的新的市場機遇。
?。ㄓ浾?柯國笠 柯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