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萬物競秀。
行走深滬,處處可以感受到發展的強勁脈動:在深滬國家中心漁港擴建項目現場,吊臂揮舞、機器轟鳴,工人作業忙;走進潯興智能工業園,見證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精品拉鏈”的生產;漫步鄉村,坑邊僑史館帶你“下南洋”,港阜夜市帶你體驗濱海之夜,也可到東華村沉醉田園……
作為中國內衣名鎮,實體經濟是深滬的“硬實力”:54個省市重點項目按時序推進,1—7月完成投資36.96億元,完成全年計劃投資73.7%。
作為“峙海金獅”,海洋經濟是深滬的“傳家寶”。當前,深滬正在擴建國家中心漁港,并以入選國家級漁港經濟區創建名單為契機,策劃生成‘一港一街一園一中心’項目,向海而興。
作為千年古鎮,深滬風光旖旎,文化底蘊深厚,不斷深化文體旅融合,凝聚合力綻放海絲風情。
深滬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洪志強表示,深滬鎮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全會精神為指引,接續奮斗、砥礪前行,深挖產業潛能,錨定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同時,持續深化產城人融合、文體旅融合、鄉村振興等,以項目為抓手,提速海絲風情小鎮高質量發展,為創新發展“晉江經驗”作出更大深滬貢獻。
守正創新產業經濟提質增效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深滬鎮中小企業創業園的長泰服裝制造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是數棟嶄新的廠房,其中,辦公樓還在緊鑼密鼓進行收尾施工,而智能化生產車間已有部分投入試生產。
在位于5樓的長泰5G智能織布中心和織帶中心,生產車間里,一臺臺自動化設備忙碌運轉,墻上的大屏幕可以清晰地看到產量、訂單信息、機臺信息等情況;偌大的空間里,只有零星幾名工人在操作機器,智能設備的投入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
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里生產出來的成品,將送往3樓的裁剪車間,通過智能裁剪機完成裁剪后,由工人完成成品縫制。
據介紹,長泰服裝智能化生產項目用地30畝,總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建設生產辦公用房、倉庫、宿舍等,引進智能化生產線20條,達產后年產服裝7000萬件。
長泰智能化生產線
“數字大腦”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所有生產環節,許多智能化機器開始取代人工。作為“中國內衣名鎮”,傳統產業智能化、數字化已成為深滬眾多民營企業的共識。
在深滬富聯漂染印花工業有限公司,2號廠房進入試投產階段。和1號廠房一樣,其車間實現了生產環節數字串聯,為企業發展賦能。其中,染料自動控制室是整個印染生產的核心數字中樞系統,系統會根據讀取到的訂單產品進行自動稱量、配比、化料,染料會經由相應的管道,精準輸送到對應的染缸。
得益于數字化轉型,在富聯廠區內任何一臺電腦上都可以看到訂單生產時的狀態,真正意義上實現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管理,減少人工成本的同時,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在潯興智能工業園的5號廠房,一排立體貨架看起來十分壯觀。一旁,數名工人正在安裝設備,這個智慧倉儲即將投入使用。
潯興智能倉儲車間
潯興公司物流庫副經理劉國棟介紹,5號廠房的平庫區在2023年年底就投入使用了。接下來,立體倉庫將存放標準箱成品,通過ERP系統客戶訂單的生產、入庫、出庫的進度都能實時進行跟蹤。屆時,智能立體倉儲可以實現智能存取、搬運,實時掌握倉儲狀態,提升倉儲管理水平。
據介紹,當前的立體倉庫可存放標準箱成品十幾萬箱。如后續平庫區域再增設立體倉庫,庫容將進一步擴大。
今年來,深滬鎮圍繞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引導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升級,策劃富聯5G智能工廠、長泰智能化生產、潯興智能工業園等10個項目,總投資11億元。申報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6家,新增、復評高新技術企業6家。重點培育數字車間、5G工廠、智慧園區,推進企業上云10家,打造數智轉型示范樣板;納入晉江市綜合產業園區產業建設項目完成計劃投資85.77%,其中晉江本級管理的“四個一批”項目完成投資進度105%。
此外,深滬鎮堅持向“新”向“綠”發展,引導企業減污、降碳、擴綠、增效,以綠謀新,向新求質,福田印染、通億輕工入選工信部重點行業能效“領跑者”。潯興公司憑借“精品拉鏈”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龍興隆、維盛等企業產品獲評“中國印染行業優秀面料”一等獎。
深滬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實體經濟是深滬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深滬鎮將繼續深挖產業潛能,錨定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培育全方位、全鏈條轉型的數字領航企業,推動深滬傳統服裝紡織產業集群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