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既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更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所在。
改造后的金利花苑小區,電動摩托車停放充電區井然有序。記者董嚴軍攝
“改造后,我們小區的月租金漲了好幾百塊,房價也上漲了30%。”在青陽街道青華社區金利花苑業委會副主任杜忠明的介紹下,記者走進這個“高齡”老舊小區,不曾想,小區竟以嶄新的面貌映入眼簾——路面寬敞整潔、車輛有序停放、墻體明亮干凈,舒適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
在晉江,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持續開展,全市累計有131個小區獲得“新生”。小區停車規范了,門禁設施升級了,電動車充電樁安裝了,公共視頻增設了……“雖然是老小區,但我們享受到了‘新生活’!”業主們紛紛點贊。
基礎設施“四必改”為老舊小區生活品質提升打下了基礎,但老舊小區改造不僅僅是水電氣管網、消防設施、雨污分流、垃圾分類等四個方面的硬件提升,更需要有效的管理運營才能長久、可持續。如何從煥新到“長新”?青陽街道探索出了新模式。
每天中午11時30分,陳村社區永豐鄰里街格外熱鬧,鄰里小食堂排起長龍。“每人每餐9.9元,省心省力又省錢,鄰居們都喜歡來!”69歲的張大媽是這里的???,“除了附近老人以外,周邊小區居民和在附近寫字樓辦公的年輕人也喜歡來這里吃飯。”
永豐里的人氣,得益于市直機關宿舍的蛻變。這個建于1994年的小區,是青陽街道引入愿景佳園物業進行老舊小區“改管運”一體化運作的第一個項目。在青陽街道黨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愿景佳園物業公司以應急物業的形式開展日常工作。長達100天的免費服務,讓業主們“先嘗后買”,真切感受到物業管理帶來的好處和實惠。
三個多月里,愿景佳園物業對小區內所有單元進行衛生大掃除、小廣告清理、管道疏通,從水、電、路面、樓道、墻體、設施等方面進行微改造,并協助街道、社區一體化推進永豐路“黨建+”鄰里中心建設。小區從無物業狀態轉入有序管理,小區周邊的商業活力也隨之被激活。
如今,永豐路“黨建+”鄰里中心已配套建設鄰里小食堂、黨建會客廳、鄰里市集、咖啡屋、黨群服務中心、社區網格服務站等,帶動了整條鄰里街的人氣,街區出租率由不足25%提升至95%左右。
“老舊小區改造不只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也體現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青陽街道黨工委書記陳榮松感觸頗深,“在對老舊小區的改造過程中,‘群眾滿意’是我們的第一標準。我們通過多方民主協商,全面調查摸底,系統挖掘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制定針對性的整治方案。”
如今,青陽街道全面推廣“改管運”一體化,策劃2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及永豐里3.0完整社區建設項目,為破解老舊小區“無人管、設施舊、空置高”等難題,全力探索實施“微利可持續”的市場化老舊小區改造管理模式。同時,青陽街道還推出“自主更新”新模式,以“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推動陽光東環南片區改造。
改造,讓老舊小區既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從永豐里的“蛻變”可以看到,晉江市住建局、青陽街道、陳村社區與愿景佳園物業建立起的常態化互聯互動機制,賦予了老舊小區全新的生命力。
“老舊小區改造、小區物業管理等與群眾幸福感息息相關。去年,晉江市住建局組織業主對老舊小區改造成效進行不記名評價,群眾滿意率均超90%。”晉江市住建局局長施榮進表示,接下來,晉江將進一步推動黨建與物業管理深度融合、小區管理工作全面納入基層治理體系,希望以城市更新為契機,讓更多老舊小區向現代小區轉變,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在持續推動下,晉江一批批老舊小區正實現“逆生長”,一戶戶老舊小區業主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老舊小區工作“改”進百姓心坎里,“改”出幸福新生活。
?。ㄓ浾?蔡斯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