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做過這樣的比喻:文化如“詩”,旅游如“遠方”。文化與旅游的結合,意味著文化將更好地走向“遠方”,旅游也將變得更富“詩”意。
2024年,晉江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將傳統文化、非遺傳承等與旅游、體育賽事深度融合,形成獨特文化IP、品牌賽事,為市民、游客帶來一系列獨特且內涵豐富的文體旅體驗活動。
昨日下午,一場非遺快閃活動在泉州晉江國際機場精彩上演,讓入境旅客落地即享“文旅大餐”。當日,泉州晉江國際機場等21個口岸被新增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記者 吳曉艷 董嚴軍
“活起來”“潮起來”
文體旅融合,遠不止字面意思這么簡單。
近幾年,晉江不斷挖掘文化和旅游的組合方式,涌現出各種“花式整活”,開創了眾多“活起來”“潮起來”的創新之舉。
12月1日,一曲國潮南音新唱《晉邑古筵》嗨翻晉江市體育中心,為2024特步晉江馬拉松賽增添了一抹文化亮色。這首現代說唱的出爐,主創團隊頗費了一番腦筋。
“晉邑古筵”“晉邑古韻”是晉江正全力打造的文化IP。如何讓IP出圈?既吸引年輕人,還能勾起鄉愁?主創團隊嘗試了一種創新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非遺南音+現代說唱”“南音琵琶+鍵盤貝斯”。
南音婉轉悠揚,說唱歡快熱烈。一個娓娓講述晉江歷史變遷、先輩故事,一個熱情推介本土特色美食,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審美,為大眾開辟了領略晉江風情美食的新路徑。
最終,這首現代說唱在晉馬這一極具影響力平臺的首秀取得很大成功,不僅讓五湖四海的參賽者和觀眾現場感受到了晉江獨特而迷人的文化魅力,相關視頻也吸引了新華網客戶端、福建日報視頻號、清新福建文旅之聲等中央、省級平臺的關注與轉發。據不完全統計,相關視頻第二天的閱覽量即突破200萬次,點贊數也過萬,體現了晉江文體旅融合的成果。
12月14日,2024NEST全國電子體育大賽年度總決賽暨五店市電競節,在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閩南傳統街區——五店市盛大開幕。為期三天的活動中,英雄大會互動體驗將電子體育的激情澎湃與晉江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合,虛擬騎行、電子舞蹈等挑戰項目與氣勢磅礴的晉江刣獅、韻味悠長的高甲戲輪番登場,打造出一系列既新穎又充滿文化底蘊的體驗項目,不僅“潮起來”,更“潮出圈”。
“有看頭”“有說頭”
隨著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人們對旅游的期待已經從“有沒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轉變,到一個地方玩,不僅要“有看頭”,還得“有說頭”。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的晉江,有著“聲華文物,雄稱海內”“泉南佛國”“海濱鄒魯”的美譽,擁有3個世遺點、153處各級文保單位、80項各級非遺項目……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相當“有說頭”。
如何挖掘差異化、有辨識度的文化內涵?晉江積極創新嘗試。
今年中秋之夜,豐收后的九十九溪稻田旁,上萬名四方來客會聚于此,共賞一輪明月——2024晉江九十九溪田園風光文體旅融合暨萬人博狀元嘉年華在此舉行,給“狀元故里”池店鎮帶來了絕佳人氣。
人氣帶來商氣。
當天,美食區的古早味小吃與潮流美食齊聚,市民、游客一站式品嘗“舌尖上的晉江”。晚風中,露營桌椅一字排開。“咖啡、清風、晚霞、田園,這樣的中秋博餅活動絕了!”市民林巧麗用手機拍下田園風光和晚霞,分享到朋友圈。
歷史上,池店出過5位狀元、2位榜眼、3位宰相、4位尚書。池店仕春村的徐晦和池店錢頭村的吳魯,分別是福建歷史上第一位狀元和最后一位狀元,至今仍是科舉史上的佳話。而本次嘉年華的主題正是“田園邀月賞田園狀元故里‘博狀元’”,將非遺博餅、狀元文化與田園風光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文體旅融合的新路,不僅“有看頭”“有說頭”,更“有彩頭”。
“接下來,我們將縱深推進‘狀元故里環灣新城’文體旅品牌建設,做大做強池店狀元文化IP,助推文體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池店鎮黨委書記陳英煌信心滿滿。
“傳下來”“用起來”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本質上就是要“傳下來”并“用起來”,讓特色文化、非遺傳承在日常生活中落地生根。
10月28日,五店市傳統街區布政衙,“晉風茗仕江音雅聚”晉江市第二屆茶市集活動在此舉行。馬來西亞僑屬、85歲的黃錦枝,從事南洋僑銷茶貿易已逾40年。當天,他專程帶著兩個兒子回晉江參加活動。在他看來,南音是家鄉的聲音,茶是鄉愁的寄托。這場以茶為媒的雅集,是茶人之間的惺惺相惜,是生活,是雅趣,也是文化的傳承。
這場茶市集活動是2024年晉江文化創意和藝術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一。自2014年起,該活動已連續舉辦11年,累計開展交流展示、產業對接等活動超200場次,線上線下參與人次超2000萬,傳播覆蓋面超2億人次?;顒又饕ㄟ^整合集聚晉江市文化產業資源,開展演藝活動、展覽展示、文創市集,以及文化IP和文旅推介等系列活動,著力搭建宣傳展示平臺,推動文化和各產業融合創新,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晉江“文化+”跨界成果。
時尚與文旅也碰撞出火花。
12月5日,晉江國潮運動品牌時尚大秀在國際鞋紡城中軸POP設界·晉江運動時尚(全球)創新中心頂層坡道緩緩落下帷幕。
近年來,“國潮風”日盛。優質國貨承載著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潮品則代表時尚消費、品質消費的潮流,兩者跨界交融,激發出居民生活和消費的新熱點。
作為“品牌之都”“時尚之城”,晉江立足本土民營企業資源優勢,持續創新文旅與工業深度融合,讓“硬核工業”握手“詩和遠方”。
今年4月18日,以“潮派新生”為主題的海絲泉州國潮文化節在晉江二體中心舉行,吸引省內外200多家潮牌企業、110家市集商家布展、擺攤,現場舉行10項、數十場精彩潮玩活動。6月20日,“傘·耀”——中國傘都梧林僑村國風秀上,328把產自“中國傘都”晉江東石的傘具錯落在融合中西建筑美學的梧林建筑群內,彰顯傳統傘的經典與現代傘的革新。這場國風秀通過傘IP與建筑文化的有機結合,讓東石傘搭上“文旅快車”,走上“流量賽道”。
這一年,晉江文體旅融合的創新還有很多;未來,融合的路也還很長。晉江將繼續做深做透“文化+”文章,將文化軟實力“潤”進文體旅事業、文體旅產業,轉化成硬實力,在文體旅深度融合道路上破浪前行,打造新時代文化高質量發展的縣域典范。
(記者 常勵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