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住宅小區品質提升行動開展以來,晉江陳埭鎮創新構建“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治理體系,形成“一核三驅五聯”特色模式,即以黨組織為核心,驅動力量融合、資源整合、信息聚合,實現政企民社網五方聯動,走出了一條具有陳埭特色的基層善治之路。
議事協商
提升治理效率
為做好民生“微實事”,不斷提升小區幸福指數,陳埭鎮溪邊村榮譽首府小區通過“線上微信群+線下走訪”雙軌收集居民訴求,建立微心愿墻和“微心愿”行動登記表,依托“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網格”四方聯席會議制度,構建“網格發現—聯席會商—分類處置—跟蹤問效”全鏈條閉環治理體系。
近日,網格員在走訪時聽到有居民反映該小區西門出口地面塌陷,影響正常出行,立即在小區“四方聯系微信群”進行通報。隨后,小區黨組織書記吳晉榕組織召開“四方聯席”會議,聯系專業施工隊進行實地勘察,制定詳細的修復方案,并很快投入施工。有問題早發現、早解決,努力做到“1小時響應、3小時定案、24小時完工”的快速處置標準。此次修復工作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也贏得了小區業主的好評。
據悉,議事協商機制運行以來,群眾訴求辦結率提升至98.3%,平均處置周期縮短至2.5天。
多方聯動
破解治理困局
在破解基層治理難題過程中,陳埭鎮發揮黨委統籌協調作用,牽頭組織村級黨組織、物業公司、業委會、網格等,探索小區“墻內墻外”互動模式,撬動“墻外”資源有效對接“墻內”需求,引入國企、社區、小區多方聯動,將更多優質資源注入小區治理。
面對洋埭村新天地小區居民反映的環境整治難題,洋埭村黨總支牽頭召開“四方聯席”議事協商會議,梳理出雜草清理難、綠化管養弱、荒地利用率低三大痛點,并制定“整體規劃+分步整治”方案。作為“三區聯創”的重要參與者,晉江國際鞋紡城提供整治項目資金,為項目落地注入“強心劑”;業委會統籌施工管理,村委會打通垃圾清運堵點,形成政企民協同作戰體系。
經過半個月的攻堅,150平方米的荒地變身社區花園,20余株苗木煥發盎然生機。這場改造不僅破解了環境頑疾,更是“三區聯創”的有效實踐,搭建起村社、小區與企業的共建橋梁。
志愿服務
賦能居民自治
全市住宅小區品質提升行動開展以來,陳埭鎮積極推動21個住宅小區組建志愿服務隊伍,實現志愿服務隊伍全覆蓋,累計開展志愿服務333場次,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540件,服務覆蓋率達100%。
近日,江浦社區聯合陳埭衛生院專業力量,整合貝斯頓物業、網格治理隊伍及社區志愿者資源,在泉商觀邸一、二期小區開展“愛心義診健康同行”主題活動,為轄區老年群體送上春日健康關懷。現場設置“一站式”健康服務驛站,由小區志愿者提供全流程引導服務。考慮到老年人空腹體檢的特殊需求,活動組織方還貼心準備了營養早餐,避免出現低血糖情況,這一暖心舉措獲得居民點贊。“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專業醫療服務,這樣的義診活動真是太方便了。”參與活動的李大爺高興地說。
通過議事協商、多方聯動、志愿服務“三部曲”,陳埭鎮、村(社區)、小區、物業攜手破解了住宅小區治理中“權責碎片化”“資源分散化”等各類難題。
“黨建引領是根本保障,機制創新是關鍵抓手,群眾參與是活力源泉。”陳埭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陳埭鎮將進一步整合資源,完善小區治理“四方聯席”制度,深化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同時,發動全民共同參與,推動小區管理服務、城市精細化治理常態長效。
(記者王詩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