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梅雨盡了,溫風便吹來。踏著小暑的步伐,一年的暑期又到了。每年小暑時節,我都會拖著行李回到這片土地。每年回來,都會詫異地發現周邊的高樓大廈又多了一些,而記憶中的紅墻赤瓦又消失了一些。
五店市那抹緋紅,在夏日下顯得更加鮮艷(賴進財 攝)
夏日午后,五店市紅磚赤瓦中,飄過一朵白云(賴進財 攝)
蜻蜓在一格格紅磚墻上停留,是童年夏日里美好的回憶
五店市屹立在高樓大廈中,怡然自得(賴進財 攝)
可是,只要看到五店市的這抹緋紅,看著它矗立在光怪陸離的城市森林中怡然自得,心就能一下子安定,仿佛瞬間找到了家的味道。
上高中時一家人搬進了鋼筋水泥鑄就的高樓大廈,奶奶懷念老房子,只住了幾天就又搬回老房子了。當時對新鮮玩意好奇,從未理解奶奶的心。而今,看過了千帆,發現夢回仍是小時候那與小伙伴捉迷藏的老房子。
先尋一座古樸的紅磚房下榻。在新的一日,陽光穿透窗簾,徑直匍匐在我的床頭臉上,就這樣在黎明中被喚醒。門外綠植上的知了,蠕動著腹部吮吸著晨露,似已忘卻了清晨的靜謐,肆意的鳴唱聒碎了房前嶺后昨夜今朝的美夢,如此叨擾卻又不甚煩躁。
露水從竹葉上滴落發出清脆的聲響,泡一杯鐵觀音,整個紅磚房都沾染了淡淡茶香。尋一本許久未翻的書籍,陽光照在鉛色的文字上,書香便混著茶香。呼吸的盛宴,整整逗留了一早上。
暑天的清晨,五店市美得搖搖欲墜。趁著晨霧繚繞,漫步無人打擾的青石街上,尋找小時候的記憶。走過番仔樓,透過門楣上的對聯,感受主人的意氣風發;走過庭前綠植,那已有百年歷史的千里香仍屹立著,枝葉縱橫交錯,歡暢地吮吸著夏日清晨甘甜的露珠。
晃蕩一圈返回,老房子也開始從沉睡中迎來,夏日的曙光遍灑五店市,居民們開始了一天的活動。
時至正午,暑氣便在空氣中醞釀開來。風里透著熱浪,熱浪隨風蔓延。風吹到樹枝上,干了露水,夏蟬就亂了;風吹過荷塘邊,破了花語,菡萏就綻了。
小暑節氣里,空氣有些干燥了,老鷹便飛向清涼的高空,在那里振翅高翔;地面有些耨熱了,蟋蟀從田野里爬出來,紛紛躲往庭院的墻角蟄伏,等待暮色將沉時的一聲嘹亮;蜜蜂在花叢中采蜜來釀,暑氣催促著萬物盡情釋放能量。
受不住寂寞的襲擊,不妨到掬水湖走走。緊靠著湖水有個亭子,風吹拂蓮葉,送來蓮子清香。湖里叢生著的蘆草、蓮葉招搖著,望過去湖水像一片銀海。從蓮花稀處,也能看到深碧的水面。
整個過午都可以閑適地坐在這水邊的亭子里,靜靜地看水面反射的清光。間或有一兩條錦鯉沖出水面來唼喋著。一切都這樣靜。一切畫面都讓人禁不住想起,童年時候怎樣恣意跳入湖中洗澡;怎樣在夏天里,太陽出來以前,水面還發著藍黑色的時候,沿著湖邊放鴨子。猶記得,鴨子一進入湖中就歡暢地向遠處扎堆,偶爾浮出水面振動翅膀,灑出弧形的水滴,站在湖邊的我與姐姐也被水滴淋到,有股冰冰涼涼的歡快感。
閩南網7月13日訊 日頭將沉下山頭,炊煙正常升起了。五店市里開始彌漫著古早香味,熱氣里還透著蔥氣和蒜香,這就是生活的煙火味。綺羅般的霞光斜斜映照著五店市的紅磚,波光粼粼晃動著紅墻赤瓦。晚風帶來荷花的清香,從碧湖傳到鼻子。深吸一口氣,突然有種幻覺,奶奶邁著小步子來到村口,高聲呼喚著我和姐姐回去吃飯。
我站在五店市青陽山上,眺望眼下的五店市。一大片“皇宮起”大厝,一座連著一座,垂檐飛閣,紅磚赤瓦,屋頂燕尾翹脊,綠樹掩映下仍蔚為壯觀。
“暑日里看斜陽,夜里倚北窗。不關風月不關天,無事小神仙。”兜兜轉轉,原來一直所追求的生活就在記憶里,在五店市這片紅墻赤瓦里。
晚風又吹過,吹亮了滿天的星光和月光,吹來了蟋蟀的清唱與遠處隱隱約約的人聲……
□說節氣
“亢龍有悔”
從小暑時節開始,泉州氣溫不斷上升。不過,雖然天氣炎熱,陽氣很旺盛,但陰氣已經開始生長。金庸小說里“降龍十八掌”其中一招“亢龍有悔”,意在說明盈不久矣,對應的節氣就是小暑到大暑這段時間。天氣炎熱,時伴有雨,因此,還應注意多飲水,多運動,適當讓身體通過排汗降溫,以使體內的一些毒素順利排出。
此外,炎熱的氣候使人的脾胃受阻,人們常常會心煩意亂,精神萎靡,困倦乏力。故此時應注意飲食和運動調養,多食薄荷、生姜、荷葉、陳皮等醒脾的食物;多做散步、慢跑等運動。(謝洛靜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