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舉行開館典禮,并舉辦了兩座新設慰安婦雕像落成儀式。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4日稱,此舉不會給日中關系帶來正面影響,對此感到非常遺憾。日方認為,不應過度聚焦過去不幸的歷史,而應以面向未來的姿態,應對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課題。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5日表示,面向未來的前提是要正視歷史。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強征“慰安婦”的行徑,是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人民犯下的嚴重反人道罪行,至今仍然對受害者及其親屬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陸慷說,歷史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為刻意的抹煞或回避而消失。我們嚴肅敦促日方以對歷史負責、對人類良知負責和尊重人權的態度,正視和反省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戰爭中犯下的嚴重罪行,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鄰國,取信于國際社會。我們希望日本政要能到德國柏林去看看德國在戰后修建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如果能因此在東京也修建慰安婦紀念銅像,可能有助于日本卸下歷史包袱,也有助于日本贏得亞洲鄰國的諒解。
作為慰安婦雕像落戶中國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上海師范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25日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了有關情況。他表示,22日舉行揭幕儀式前,館方并沒有對外宣布。但是21日,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領事多次打電話,表示反對。22日上午揭幕儀式后,日本外務省就向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提出交涉。24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表態。蘇智良表示,可以說,日本的反對是在意料之中,但是居然上升到官房長官的層級,令人遺憾。
蘇智良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5日對日方的回應“硬氣、暢快、漂亮”。聯合國早在1996年就發表了關于慰安婦問題的報告。慰安婦雕像已經從韓國推廣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現在來到中國。繼首爾后,這也是全球第二座中韓少女雙人像。
蘇智良說,日本政府經常說“價值觀外交”,但是國際社會已經公認慰安婦就是日軍“性奴隸”,日本仍然不肯深刻反省,與國際道義背道而馳,“日本的價值觀到底是什么?”(記者王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