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題照片由張凱攝
助推航母遠航 托舉“飛鯊”沖天
遼寧艦高級士官群體成為航母保障中堅力量
記者陳國全、林敬秋報道:金秋時節,肩負試驗和訓練任務的遼寧艦開啟一次新的航程。甲板上,二級軍士長張乃剛正在專注地檢查著艦載機起飛系統裝備;機艙內,一級軍士長劉德波反復叮囑備航艦員鍋爐維護情況……置身航母,總能看到一位位高級士官在各個關鍵戰位緊張忙碌的身影。這些高級士官親歷并見證了我國首艘航母從“船能動”到“機上艦”的每一次突破,成為航母保障中堅力量。
對中國軍人而言,航母是一項全新事業。航母接艦部隊組建成立時,從海軍五大兵種選拔,經過嚴格考核、優中選優,一批熱愛航母事業、經歷多型艦艇鍛煉的優秀士官骨干被列為首選對象,成為我國航母建設發展的開拓者。
面對迷宮般的鋼鐵巨艦,一切“從零起步”。為了全面摸清艦體結構、掌握裝備系統,這批士官骨干戴上頭盔和呼吸器,打著手電,鉆艙底、摸管路、測數據、畫圖紙,繪制完成了上萬份裝備系統圖。靠著這股拼勁和韌勁,他們在航母交接入列前半年就實現了全艦自主獨立操作裝備,提前3個多月實現全面接管所有裝備,創造了海軍接艦歷史上“第一個全員通過接裝培訓”“第一個提前接管重點裝備艙室”等多個第一。
助推航母遠航,托舉“飛鯊”沖天。6年來,與遼寧艦共同成長的這些士官骨干,很多都成長為高級士官。他們平均年齡39歲、平均兵齡20年,扎根在航空、機電、航海、武器、通信、艦務等部門各個關鍵崗位。在他們雙手操控下,經過反復摸索、研究、論證和數百次磨合訓練,建立了按部署就位、按流程實施的航母航空保障模式,制定了一整套艦載機保障流程規范,助推遼寧艦不到3年時間就形成了航母艦載機綜合保障能力,艦載機駐艦數量、單日飛行架次、起飛和回收效率均得到顯著提高。
為了航母戰斗力建設,這些航母老兵不光自身武藝精湛,還傾盡所能搞好“傳幫帶”。他們自己動手編寫各專業教材,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培養幫帶身邊戰友。機電部門三級軍士長孫偉先后帶出8名班長以上骨干,幫助2名戰士順利考上軍校。據悉,全艦70%的年輕士官都是他們的徒弟,平均每人帶出3名以上班長骨干,為未來航母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骨干,成為航母建設最有力的生力軍。
大國重器賴基石
6年前,一批高級士官為強軍夢、航母夢而來,成為我國第一支航母部隊首批艦員,形成了一支能夠熟練駕馭航母裝設備的士官骨干專業人才隊伍,成為托舉大國重器的基石。
6年來,作為航母建設的一線骨干中堅力量,遼寧艦高級士官用務實的雙手、進取的腳步,用一腔熱血和汗水,與全艦官兵共同創造了世人贊嘆的“航母速度”、國人振臂歡呼的“航母奇跡”、官兵引以為豪的“航母人生”。
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航母水兵“永遠忠誠、永爭第一”的赤膽忠魂,樹立了甘于奉獻、開拓創新的先鋒形象。他們從零起步,把投身航母事業當作自己的人生追求,憑著過硬的技術保障航母各項任務的完成;他們言傳身教,用無聲的行動培養了一大批骨干力量,為未來航母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未來戰爭,被稱為“班長的戰爭”。在人民軍隊浴血榮光的歷史長河中,有士兵班長書寫的壯麗畫卷;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征程上,更有像航母老兵這樣的士兵班長,精武強能、勇挑重擔、步履鏗鏘。廣大官兵要像遼寧艦高級士官那樣,勇于擔當、敢于開拓,把強軍夢化作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為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貢獻自己最大的智慧和力量。
(《解放軍報》2016年11月14日 01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