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著石頭過河”,這是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官兵過去4年多的最大感受。從2012年9月25日遼寧艦正式交接入列海軍至今,航母全體官兵開創了一項全新事業,完成了多個“首次”。就連登訪遼寧艦的美軍高官都對中國航母上井然有序的科研訓練稱贊不已。這背后,士官尤其是高級士官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10月下旬,《環球時報》記者登上遼寧艦,近距離探訪航母戰斗力生成背后的群體故事。
中國航母遼寧艦與艦載機(中國軍網)
“高級士官是中堅力量也是底氣”
盡管《環球時報》記者曾遠遠地看見過遼寧艦,但當真正登上滿載排水量6萬余噸的航母時還是興奮不已。與排水量數百噸的掃雷艦、數千噸的驅護艦相比,這是多么寬闊的甲板,比足球場還大。在黃色起跑線的盡頭印著巨大的白色數字舷號“16”,遠看就像立在艦艏,靜靜的,但驚艷無比。
美國時任國防部長哈格爾以及連續兩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格林納特、理查德森近年來華訪問時都登上過遼寧艦,他們關注的更多是專業性。“航母作為作戰平臺,中美之間技術有代差,執行任務的能力有代差。但美方3名高官都高度評價遼寧艦的管理工作——官兵們井然有序的訓練和生活,裝備保養良好。”遼寧艦政委李東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航母事業在中國是一項從無到有的全新事業,作為專業人士——美國同行自然能看出中國軍人的出色之處:在短短幾年內就研制出一整套管理體系,將數千人的生活和訓練管理得井井有條,并且能推動科研和訓練活動按照計劃有序進行。
在《環球時報》記者的采訪中,這種井然有序體現在很多細節上。與其他驅護艦不同,在航母舷梯入口處除了值更哨,還有一個刷卡器,艦員離艦和歸艦時都要刷卡。這張卡是遼寧艦艦員的“身份證”,要懸掛在胸前,照片、姓名、部門標注的一目了然。最重要的是有一排不同顏色和字母組成的橫條,每種顏色代表不同部門,字母則代表艦員被允許出入的艙室。比如,政委李東友卡片上有8種顏色8個字母,這意味著他能全艦通行。如果卡片上只有2種顏色,則代表卡片佩戴者只能出入兩個艙室,其他艙室非允許不準進入。
在遼寧艦的餐廳里:LED屏幕上滾動著當天的工作安排以及工作提示等信息;在回收餐盤的地方,分類設置了“殘余飯菜”“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等區域;牛奶盒每個艦員在扔進垃圾桶前都要壓扁折平。遼寧艦的官兵們說:“這樣方便垃圾處理、節約空間。”
細節背后是全體航母官兵的辛勤付出,其中有一支中堅力量就是高級士官群體。遼寧艦上有1000多名士官,是航母事業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其中42名高級士官,平均年齡40歲,平均兵齡20年。通過傳幫帶,他們幫助年輕士官成長。航母是一個技術性兵種,武器裝備是形成戰斗力的關鍵,對裝備的掌握是形成戰斗力的基礎。士官是掌控裝備的行家里手,高級士官更是專門人才,能不斷提出改進措施對流程進行優化。按照政委李東友的說法:“高級士官是中堅力量,他們對裝備的使用、維護是其他人無法代替的,他們就是我們的底氣。”
據了解,因為遼寧艦是入列的新型裝備,幾萬臺設備、系統的操作手冊和維護使用,都是第一代航母人一起加班加點編寫的,“都是創造性的工作”。這個過程中,高級士官發揮重要作用,他們不僅能熟練使用遼寧艦的設備,而且把經驗心得傳承給后來者,為國產航母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力量。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世界各國海軍中,士官在推動部隊建設、鞏固戰斗力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士官制度是根據軍隊現代化建設需要建立和不斷完善的,上世紀70年代末期實行義務兵和志愿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1999年,全軍實行士官制度改革,志愿兵役制士兵都稱為士官。隨著我軍現代化建設發展,特別是武器裝備發展和力量結構的調整,士官數量占比重越來越大,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而遼寧艦上的士官更是擔負著特殊使命的一個群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