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力遏制戰爭”
航空保障部門調運中隊轉運區隊長李林清宿舍的辦公桌上有一臺電腦,從他的展示中,可以看到電腦安裝有局域網,上面有工作日程、新聞動態等欄目,每天的工作計劃安排一目了然。電腦中還有不同部門組建的論壇,艦員們討論著各種各樣的話題,比如“艦上應不應該使用手機”。
政委李東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航母上不拒絕手機和網絡,艦領導也計劃設置無線Wi-Fi,方便艦員在靠岸期間分時段使用。“在航母上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和辛苦,需要為這個事業做出奉獻。但我們也希望提供給艦員一種美好的生活。”李東友說,這種狀態是:“努力工作,幸福生活。”記者問起艦員的收入,李東友介紹說,十八大以后,部隊官兵待遇有很大改善,特別是基層官兵的工資增加幅度較大,高級士官月薪超過1萬元。李東兵1998年入伍, 2000年當一期士官(現在被稱為下士)時工資400多元,相比現在的下士工資是4000多元,增長10倍。
除了待遇的提高,李東友介紹,在生活上也為艦員創造了很多條件。他們組織了足球、籃球俱樂部,靠港期間周末允許艦員外出。李東友說:“我們也創造了一些適合軍隊的休閑方式,如國慶長假的燒烤活動。我們還專門組織公益活動,參與志愿者活動。在奉獻的同時能得到回報,能感受到作為一名航母人的驕傲和職業自豪感,并能更珍惜這份榮譽。”
遼寧艦全體艦員的付出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從2012年9月25日至今,4年間遼寧艦從最初的“船能動,機上艦”的初級目標,到逐步深入開展科研和訓練工作,并完成多個“首次”:首次實際驗證了艦面所有起飛位的保障能力和流程;首次組織作戰系統綜合研試;首次組織以遼寧艦為核心的編隊航行訓練;首次組織跨海區的長時間航行訓練……2016年8月中旬,海軍新一批艦載戰斗機飛行員駕駛著殲-15飛機在遼寧艦上成功完成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考核,并通過航母資質認證。
據士官們介紹,艦載機著艦的時候,航空保障部門起降保障中隊阻攔系統區隊長繆林海站在著艦區的指揮室,根據上級指令設定阻攔索。看起來是一個按鈕的動作,但實質上是要參照艦載機油量、重量進行設置。在起飛區,航空保障部門起降保障中隊起飛系統區隊長張乃剛站在起飛站位,也就是做“航母style”姿勢的起飛助理后側按下起飛前的最后一個按鈕。
繆林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甲板下面的艙室里,液壓、電、氣、冷卻水等各個系統都要緊密相互配合,甲板上艦載機每次著艦后都要對阻攔索裝置進行檢查,看看是否安全。每一次著艦,每一條阻攔索是否安全,都牽扯到飛行員和甲板上所有工作人員的安全,這就要求我們用萬無一失的態度來工作。”張乃剛脫口而出的是流暢的放飛流程,上電,液壓系統啟動,升起制動輪擋,升起偏流板……而其實,這一切都要摸著石頭過河,研究起飛流程,上千次推演,不斷改進優化,才有了現在放飛時間間隔的大幅縮短,這對于航母戰斗力提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東友政委希望通過《環球時報》記者告訴廣大讀者,遼寧艦全體艦員胸懷中國夢,不斷向前不斷超越,為中國航母騰飛和跨越做準備,把航母打造成能打仗的航母。李東友說:“作為軍人,我們隨時準備著打仗,戰斗力也需要通過戰爭來檢驗。而我們此刻努力的是練好本領,用實力遏制戰爭,隨時準備接受戰爭的檢驗。”【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