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性的跨越: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的重器
事實上,在風云四號之前,我國已成功發射了14顆氣象衛星,其中7顆衛星在軌運行,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
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表示,極軌氣象衛星已經實現了升級換代和上、下午星組網觀測,如今,風云四號衛星的成功發射使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也實現了升級換代,并形成了“多星在軌、統籌運行、互為備份、適時加密”的業務格局。
在茫茫太空中,氣象衛星就是洞察風云變幻的銳利“眼睛”。張志清說,氣象衛星主要是通過衛星裝載的各種探測儀器獲得不同的衛星氣象云圖,然后通過云圖反演出其他變量,并應用到天氣預報模式中,再根據方程的運算得到未來的天氣。
氣象衛星云圖可分為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云圖和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云圖。不過,能用自己研制的衛星拍攝這兩種云圖的國家和地區,美歐之外,就只有中國了。
根據趙堅的說法,風云系列氣象衛星中的風云一號衛星和風云三號衛星分別是我國第一代和第二代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距地面高度大約500公里至1000公里,其拍攝的云圖就是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云圖。
而風云二號衛星和剛剛發射的風云四號衛星則分別是我國第一代和第二代對地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距地面約3.6萬公里,其拍攝的衛星云圖是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云圖。
靜止衛星與極軌衛星,一個相對于地球保持靜止,一個則繞著地球轉動。如風云二號衛星和風云三號衛星對我國天氣的觀測好比一個定點站崗警察和一個流動巡邏警察。
目前,人們看到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的衛星云圖,基本上來自在軌運行的風云二號E、F、G三顆星。張志清說,風云四號衛星正式投入業務運行后,將逐步接替風云二號衛星提供更加及時和高精度的觀測數據,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風云四號衛星應用首席專家許映龍說,成像和垂直觀測相結合,就好比醫生不僅有了X光片,同時還有了CT片,獲得了不同層次的切片數據,對于病情的判斷就更加準確了。
他說,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跨越,“可以說,風云四號衛星是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的重器”。
根據官方的說法,隨著風云衛星的發展,我國當前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從上世紀70年代的約50%,提高到了現在的90%。而風云四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提高這一準確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