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公里跑了19分27秒,比昨天提高了整整7秒,求贊!”12月16日,福建省軍區海防某旅船隊一名干部訓練結束后,滿懷成就感地在朋友圈里“曬步”,展示自己的訓練成果。
教導員祁嬋軍無意間看到了這條朋友圈信息。當他點開并放大他所曬的運動軌跡圖時,也看到了營區周邊的地名、地標等,這讓祁嬋軍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趕緊讓這名干部刪除了有關朋友圈動態。
此事引起旅機關的關注。該旅保衛科專門組織針對官兵使用社交工具的調查,發現43%的官兵都曾在微信運動、悅跑圈等軟件里“曬”過運動軌跡、分享過運動信息,不少戰友時常發朋友圈展示自己一天的運動成果,有的甚至為沖榜首而“較勁”。
據了解,當前較為流行的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智能手機等硬件產品,以及如微信運動、悅跑圈、春雨計步器等運動軟件,基本都是基于GPS技術,具備定位、測速、連接無線網絡和藍牙等功能,其中大多數還可以生成運動軌跡、分享運動信息。如果一名軍人長期網上“曬步”,那么只要將其分享的位置信息或活動范圍進行比對,便可得出所處位置的基本情況,甚至將部隊駐地及重要敏感部位暴露;如果官兵在執行重要軍事任務或進入涉密場所時攜帶智能手機,并打開類似軟件,軟件將自動開啟GPS定位功能,這猶如攜帶了定位追蹤器,將造成泄密威脅……
未亡羊,先補牢。為筑牢官兵安全保密的思想防線,該旅以“警惕計步軟件背后的眼睛”為題,組織官兵展開討論活動。
“信息時代,網絡已成為失泄密主要渠道。濫用計步類軟件,極易被‘第三只眼’盯上,無形中留下隱患!”該旅領導的一席話觸發了大家的深思。
“我以前也常在朋友圈里曬步,非常關注自己在軟件的排名情況,然而卻不知運動軌跡暴露所帶來的泄密隱患。”宣傳科干事劉行峰在討論中后怕地說。
討論在繼續,認識在升華。該旅以此為契機,對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整治,并組織官兵學習《保密條例》《嚴密防范泄密“十條禁令”》等規定,觀看《諜網與情網》《無形的較量》等警示片。同時,組織軍務、通信、保衛等部門聯合行動,針對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應該怎么用、怎么管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及時出臺《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使用細則》,同時規定:嚴禁在營區內開啟各類APP軟件的GPS功能;嚴禁將具有GPS功能的可穿戴設備帶入營區;嚴禁地方車輛進入軍營時使用行車記錄儀等。
在此基礎上,他們還與駐地公安、國安和電信部門溝通協作,完善定期走訪、要情會商、協查聯防等機制,開展營區及重要涉密場所電磁信號、技防設施安全指數檢測,了解掌握當前竊密最新方法手段和有效應對的措施,杜絕失泄密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