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商業航天多點開花
2017年,我國多項航天工程將繼續推進。
記者了解到,我國新一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信號體制已經確定,計劃于2017年公布,北斗系統全球組網也將拉開序幕。繼2016年成功發射3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后,目前我國已有22顆北斗導航衛星在軌運行,其中新一代衛星達到7顆。“如果能在2018年以前發射18顆左右新北斗衛星,就將構成全球基本星座。”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說。
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童旭東此前透露,我國將于2017年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裝有高光譜相機和多部大氣環境和成分探測設備,將與此前發射的4顆高分系列衛星組網運行,進一步豐富我國自主高分辨率遙感數據類型。
此外,我國風云家族等氣象衛星有望添丁,首顆高通量衛星中星16等通信衛星蓄勢待發,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張衡一號電磁監測試驗衛星以及實踐十三號等科學衛星也有望在2017年升空。
近兩年來,我國商業航天發展迅速。1月上旬,吉林一號靈巧視頻星03星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加入吉林一號商業衛星組星。這也是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的首次商業發射。
2016年年底,我國0.5米級高分辨率商業遙感衛星——高景一號01組雙星升空。2017年,它們將迎來兩位小伙伴。屆時,4顆0.5米高分辨率光學遙感衛星完成組網,將實現全球任意地點每天重訪一次。
一年內,航天科工虹云工程的首顆技術驗證星也將升空。該工程建成后,能讓用戶在世界任意角落接入互聯網。